第三章 轩辕山庄
作者:冰剑雪帝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60

王家正屋的堂间王紫善正拿

着一份绢书,给王尚汇报:“珲儿在信中说,庄子的庄人很苦,想带领庄子里的人做点砖、琉璃和纸,让庄丁们多一些生计;他还给咱们的那个庄子命了个名为轩辕山庄,祈请老太爷恩准呢。”

“那个庄子现在有多少口人啊?”王尚问道

“现在那个庄子共有口三百五十二,丁八十五。”王紫善答道

“也好,那个庄子还是我游轩辕山时买下的,想来避暑之用,原来庄子里的人只是托付看管,现在孙儿有这个心,我心胜慰,而且此事无关大体。就让他来试一试吧,在家里拨几个管帐的能手带上一万铢帮帮他。”王尚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王珲此时正坐在庄子大堂同大家热烈的讨论呢,原来附近的一个大族阴家不知怎么知道了他们烧的红砖,因为喜气所以想买一些回去,出价居然达到一铢一块砖,要三万块砖。王五把这个消息说了出来,王珲觉得有利可图就拿到庄上的几个主要人员进行讨论。最后,还是按照王珲的建议:一、另建立一个大点的砖厂,王家占八成利(谁让是王珲发明的呢,算做专利吧),期于二成利庄里的人按人头分,工钱另算;二、对砖进行多样化,普通砖和刻着吉祥花纹的砖(装饰砖);三、工分农忙和农闲,农忙时做砖妇女为主,农闲是以青壮为主。四、过完春节,庄上安排人到宛城、颖川等大点的城市建立销售网点(王珲想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王珲看达到目的,忙安排人在实验用的小砖窑里生产。

时至深秋,正是闲时,而轩辕山庄可是忙的热火朝天,王珲却站在一旁指指点点,连平时和他一起练武的一帮小朋友们也去扛这拖那的;老太爷安排来的帮手和金钱这时派上了大用场,他们也乐得刚到没有多久就有分红。又忙活了将近一个月,他们在轩辕山庄门口立了个门楼,当然,王珲也不会吝惜那几个字提笔写了“轩辕山庄”四个正楷,让工匠们刻好安装在门楼的上方,同时提出了“富庄强庄”的口号。望着站在那里与大家侃侃而谈的王珲,王五心里很是佩服,又觉得自己的确老了。刚忙活完了,老爷那里来信了要王珲回去过年,王珲收拾行装,同着武童和壮丁,带着刚猎得的活物和一些皮子,浩浩荡荡的回家过大年了。

行了两天,刚好在一个小山坡上,王珲看到山下有一个窑厂,心里一动,忙领着大伙儿去看看,原来这是个烧制瓷器的窑厂,王珲看了这个瓷器,怎么都是青色的,就想买几个白色的瓷器回去做礼物,细问之下,居然现在还没有白色的瓷器,原来瓷器在汉代已经比较普遍了,都是青瓷还没有白色的釉。这一下王珲拣到宝啦,忙问了师傅的姓名,师傅名叫赵衡,做瓷器已经有好几代。同赵衡聊了一会儿,买了几个工艺好的也就上路,心里却恋恋不舍。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路行到宛城也不觉得累。让人先行告家,回到家里,拜父母时发现大伯王允也在,还有一个没有见过,但一看便知是饱学之士,忙给大伯行了礼。王允也介绍了那为饱学之士是大儒蔡邕,王珲自然不敢怠慢,执了个弟子之礼。蔡邕看王珲乖巧也很是喜欢,问了些诗书,当然王珲是对答如流。王珲在家人的鼓励之下又在蔡邕面前卖弄了一些诗字,蔡邕连连夸好。

“蔡议郎你不是月前刚得一千金吗?不如许与此子,我愿做大媒”王允道

“能得蔡议郎之女,是小儿之福也。”王紫善大喜忙道

“如此,甚好”蔡邕取了身上的玉诀交给了王紫善,王紫善忙又叫张氏去取了文定来互相交换了。

“呵呵,蔡琰妹妹看你往哪里跑,刚生下来我就把你给预订了”王珲那个心里乐呀,嘴上忙道:“岳父大人在上,受小婿一拜”,说着就拜了下去。

蔡邕忙道:“贤婿请起,贤婿请起”

然后自然是大宴宾客一番不再闲叙,蔡邕在王家又住了两日,起程回京过年。

王珲在这年前的几日正在宛城家里忙活瓷器的釉料和原料,一日正在家里为在陶瓷上上彩而费尽心思时,家人来报说外面有两个人求见公子。王珲细问之下,才知道是叫苏双、张世平,便赶忙让家人引他们到前堂,随后整理衣服便去了前堂。

苏双、张世平是南阳宛城人,因南阳治铁,治铜发达,便利用南阳官员在朝廷的关系(南阳官员在汉朝非常有势力,朝廷重要官员中南阳官员光武、明、章帝时期有53人,和帝到灵帝时期有51人,中平元年(184)以后为18人),往北方外族卖铁、铜并且从北方买马南运,十数年间便积得家财巨万。前些日子从北方回来过节,路过阴家看到红砖,非常惊奇,经多方打听才知道是轩辕山庄产得,去了轩辕山庄才知道庄主乃南阳王家的小少爷,且已经回宛城了。苏双、张世平回家一合计觉得有利可图,便有了今日的拜访。

王珲将两人迎了进来,抬眼一望,两人均三十余岁,皮肤黝黑,想来是常年在外的结果。苏双、张世平进得门来,也打量了王珲,虽然两人知晓他的神童之名,但也没有想到这般的举止老成。大家寒暄了一阵,苏双、张世平便直入主题表达了,愿出资在宛城建一砖窑,得利分成。王珲虽然知道砖这个东西容易制,但也希望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一段时间,立马把话撇开,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苏双、张世平这两个人送上门来了还不好好的利用利用),这砖窑本已经等开春在宛城建了,资金早已准备妥当。苏双、张世平一听大为失望,还是晚了一步,王珲见他俩的失望表情知道有戏了,不慌不忙的说道:“两位既然提到红砖,不妨这宛城的红砖由两位来专卖,大家分成按利分成如何?”接下来三人讨价还价,达成了王珲占七成,苏双、张世平占三成的结果。

看着苏双、张世平开心的小样,王珲心想:“这能不开心吗?什么都没有做,也不需要运输,只是在宛城及附近接接单就占了三成,我的正事还没有同你们谈呢”。接下来就白瓷的事同他们谈了,白瓷制成后愿在外地销售,但需要kao他们带一带自己伙计(就是探子)在外地开品牌专卖店(苏双、张世平负责出钱开店)进行专卖,除工钱外得利也可按七三分成。苏双、张世平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白瓷,但对这样的好事是不会推辞的,双方就按上述的写了个协议,签了字画了押。

谈完后,由王家的大管家王福和轩辕山庄的管家王五作陪宴请了他们,席间两杯浊酒下肚苏双、张世平就开始大谈铁、马之利,王珲忙问这治铁之引如何办理?苏双、张世平笑着说:“如果王小公子想开治铁所,朝廷管治铁的官,我们非常之熟(能不熟吗?早就被你们给收买了),可以帮着办,不需小公子费心”。王珲道:“虽然有此心,但是地点还没有选好,到时定得麻烦二位”。

过了几天王家以招庄丁名义招人(此时,朝廷已经非常**,各地流民四起),年关已至,这些流民先不说有没有吃的吧,能不卖儿卖女已经很不错了,有这等好事自然趋之若骛差点把王家的后门给推倒了,把王五累的连连叫苦,招的流民工匠得200人,说来好笑有个工匠叫鲁非的生怕不要他,当场表演了木匠手艺,同时附带也招了些年轻的伙计(还须培养啊)也得200人,没有办法,本不想一下招这么多人的,但是看到这样的情况王珲还是一再的增加了人数,但是安排这么多人又成了问题,最后,干脆又得辛苦王五了,安排他们去轩辕山庄,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家起来有上千人,好在原来轩辕山庄的人都住进了砖瓦房,空出来许多土坯房子,也算救一时之急吧,但是这些人暂时不编制于轩辕山庄的原来编制(怕有人有意见,分了他们的红啊)等他们都安排事情了再慢慢编入,管个饱就行了(其实这些流民只求有点吃的)。王五到了庄子又得赶忙安排人烧砖造房,这些流民看到能有这样的待遇,个个感恩戴德,拼命的干活。王五可是比较诚恳并没有什么牢骚,尽管这个年几乎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