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用心至简
作者:天在水中央      更新:2019-09-17 06:17      字数:2529

如何才能烹饪出一碗最纯正的白米饭、原料上讲究人、米、水,技法上则讲求淘、煮、蒸。

秦家开的是蒸饭铺子,能够努力的也就是“蒸”这一步了。

姜爱娟和丈夫每收一位客人的饭盒,都会请客人打开盒子看一眼,对饭盒里米与水的比例心中有数,然后放到对应高度的蒸饭柜里;如果饭盒里要蒸的是菜的话,也会“因食制宜”,放到合适的蒸饭格子里。

过程说来有些繁琐,但在实际营业的过程中,也就是十几秒的事情,夫妻俩配合默契,一个观察、一个安放,小弟那边紧接着就把蒸饭格子的序号标注在了客人递来的饭票存根上,流水线作业,所以开业当天早上虽然客人不少,但几人应对自如,并不会手忙脚乱。

这也是一家人提前在家排练过的,熟能生巧,速度自然就快了。

原先秦望明只打算由他们夫妻俩在厨房里忙活蒸饭铺子的事儿,“收饭盒、放蒸柜、返存根”都由他们自己来做。不过小弟体贴他们,想在铺子刚起步的时候帮帮家里的忙,夫妻俩也没反对,权当让小弟先在家锻炼锻炼。

一家人从竹溪村千里迢迢搬来丰都,不仅是为了家里的两个小娃娃的教育未来做打算;也是心疼小弟的际遇,希望他换一个环境后学业上能够顺遂一些,不再受到那些污糟言论的影响。

家里老爷子、哥哥嫂嫂们在给春妮四处打听合适的小学时,也惦记着给小弟阿荣打听复读高考的事儿,吴老爷子也托了他一直合作的沈律师留意收集丰都异地高考的政策动向。

秦家人并没有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清高念头,秦家两兄弟也没有什么希望小弟代替他们实现大学梦想的“移情”,只是阿荣刚成年,可以尝试的路还很多,多读些书也没什么坏处,这个时代肯定是越来越重视知识的,不管阿荣自己还有没有意愿继续进学,总归他们提前准备好了,到时候也不会像无头苍蝇似的现寻现找的,在能够为弟弟多做些事情的情况下,他们想给弟弟更多选择的空间。

秦望荣知道家人待他的心,自己心里也暗暗鼓着劲,想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既能照顾到家里,又能兼顾家里人对他的期待。

不过这些都是家里的事情上了正轨之后的事了。

临近中午,已经有邻里陆续上门来取饭盒,“秦家饭铺”也渐渐热闹了起来。

中午来取饭菜的大多是留在家里的退休老人或者少数来帮子女看孩子的中年父母,上班的职工们得要到晚饭时间才会出现。

与秦家小院只隔了一道墙的邢家今天也来给邻居捧了个场,正好还解决了他们家近来的一个难题。

邢家人口简单,有“老”有“小”,这时候已经推行了“计划生育”,且政策管控十分严厉,抓“超生”很厉害,城里不少人家一家只有一个孩子。

邢家“小”的那位就是之前在胡同口咬着糖葫芦看春妮骑车的邢玉小朋友,家里还有她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

邢玉家父母是“双职工”,邢玉的爸爸在电信局上班,邢玉的妈妈则是儿童医院的护士,两人平时工作都挺忙,原先孩子都托她爷爷、奶奶照看。

邢家老两口年轻的时候累苦了,老了老了什么病痛都找了上来,上个月一家人回了趟老家,邢玉的奶奶突然病了一场,气管受了损,之后就再近不了灶台和煤炉子了,一凑近闻着了烟气,咳嗽就止不住、停不下;邢玉的爷爷又不通厨事,让他热个粥都能把厨房烧了的。

这段时间里,白天邢家两位老人在家,早饭是儿媳妇一大早起来做的,中午都是邢爷爷从外面饭馆打回来的饭菜。邢奶奶吃了几天,总觉得不对味,好多天没怎么好好吃饭了,人看着也没什么精神。

邢玉的妈妈辗转打听了下,原打算咬咬牙托同事的亲戚从港岛帮忙带个电饭锅回来,但那东西费钱费电不说,从托人情到把东西拿到手里,还得隔上一段时间。正好隔壁开了间蒸饭铺子,真是瞌睡遇着了枕头,解了她们家的燃眉之急。

90年代初,一切方露兴兴向荣之态,即使是走在改革前沿的大都市,生活上的不便之处也存在于方方面面,很多筒子楼和大杂院里,人均居住面积小,三代同堂居于一室都不少见;做饭、洗衣、如厕等都需要在公用场所轮流,“长安居,大不易”的问题隔了几千年也仍然存在,但这也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契机。

秦家人倒是不会想这么深入,今天是“秦家饭铺”开业第一天,一家人正在努力用勤劳和手艺,希望吸引更多邻里客人们再次光顾他们的饭铺。

米、水都是客人们自己在家调好的,净菜也是他们切好、调好味后放入的自家饭盒,秦家人能够展示手艺的地方也只在“火候”一道上。

恰到好处的火候、适宜入口的温度、用最认真的心去对待最简单的“蒸”之一道……生米与净菜在火中完成了从生到熟的细致转化,只要认真品尝,就能发现饭菜的“增色”。

“阿岚,饭和菜取回来了……”

邢远山进了屋发现老伴不在,忙把手上用毛巾包住的两个沉甸甸的铝饭盒放到了桌上,边唤着老伴的名字。

刚才他出门的时候想起来早上秦家那个小伙子特意提醒的话,转回头又取了家里的毛巾带着去隔壁取饭。在秦家铺子里他还留意看了看,那饭盒一个个取出来还是烫手的,要是自己没带个毛巾、布巾的,他们家还提供隔热的草编篮子,押金一毛钱,只要下回来蒸饭的时候顺带着给他们带回来就成,不收租金。

别说,那小篮子编得还挺精致,那细密的网格交织着,看着就结实耐用。

邢老爷子还琢磨着秦家的篮子呢,他老伴掀开厚实的棉门帘边咳嗽着边走了进来。

“咳咳咳,我这就来了,别催别催。”

桌上的碗筷是早摆好了的,邢老爷子小心地打开了两个尚还热乎着、正面刻了“邢”字的长方形饭盒,装了米的那一盒里米粒绵软味浓;另一盒里豆角干咸肉丁焖土豆块软糯喷香,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

生米和净菜都是邢老爷子在老伴指点下一一备好、放到饭盒里的,他们年纪大了牙口不中用了,淘米的时候特意多放了水,但那盒菜没和秦家铺子里的人特意交待过要焖得软烂一些,要是省柴火的蒸法,饭盒里的咸肉和土豆说不定还硬实着,没想到这两盒饭和菜的软硬口感都合了他们的脾胃,不管是不是巧合,至少这秦家铺子在“蒸”上没图省事、省火,是个实在做买卖的。

老两口尝过饭和菜后,邢爷爷觉得还是自家熟悉的味道;邢奶奶在灶间忙活了一辈子,虽然现在味觉退化了,但却尝出了些不同来,总觉得这米吃着比往常吃的更香甜些,菜也更可口了。

“秦家饭铺”开业的第一天,就给拿着免费饭票过来蒸饭的邻里们留下了一个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