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想看庐山真面目
作者:宁愿孤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510

“你果然与众不同,竟然和一个美女还讨价还价,好吧,怕了你了,我叫杜祺,艺术学院的,今年二十,家是南京的,满意了吧?”杜祺撅着小嘴儿貌似很生气地说道。

“肚脐儿?”林冲一愣,心说她爸妈也真会起名字啊,竟然敢这么叫。

“色狼,我叫杜祺,不是肚脐儿。往哪想呢?”杜祺羞得要死,这货太气人了,竟然想到人家的那里了。

“哦,我说你爸妈也不会那么没有水平。我的手机号是1x888888888。”

“不想说算了,干嘛说假的?”

“没骗你,肖婷那妮子弄来的,这号码太嚣张,我都不敢用,告诉你,除了肖婷,你是第一个知道我手机号的女人,说,怎么报答我,要不以身相许吧?我不介意你是肚脐儿。”林冲嬉皮笑脸地说。

“你你下流。”杜祺只觉得自己无法和这个家伙沟通,处处吃他的亏啊,要是天天这样还不被这个色狼气死,也不知道那个肖婷小美女怎么能受得了他?

此时一曲结束,林冲虽然很是不舍得分开,但是他知道肖婷那妮子一直在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为了避免那小母老虎飙,只得放开自己在杜祺腰间不停摸索的色手,不过,临松手他还在杜祺的屁屁软肉上轻轻捏了一下,杜祺只觉得大脑瞬间短路,通体酥麻。

“你的是34d的吧?一手抓住应该感觉正好。”林冲色迷迷地最后瞄了一眼杜祺的胸脯,趴在她耳边悄声说道。

杜祺傻了,啥人哪这是?这家伙也太流氓了吧?刚和我跳一支舞说几句话就敢这么调戏我,他是不是和所有的女人都是这样啊?唉,我这是自己找死怪不得别人啊,自己送上来让他调戏,还能怎么样?看来这家伙没少摸女人的那东西了,竟然一眼就能看出来我是34d的,哼,姑奶奶知道没有你那个肖婷的大,但是俺这叫竹笋型的,挺翘,耐看。

别人都已散去,唯有杜祺还傻呆呆地站在舞池中央又羞又臊,很是生气林冲的无耻下流,又觉得他摸自己屁屁的那一下很是舒服。直到她的同伴大声叫她才回过神来,羞答答地跑了回去。

不说杜祺的同伴叽叽喳喳地追问她都和林冲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先说林冲回到肖婷身边。

“冲哥,是不是很爽?”肖婷自始至终眼都没敢眨一下,死死地盯着林冲的色手和口型,心里气的是要死要活的,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冲哥是个啥样的货色,要是管的太严了他产生逆反心理,那别说以后管着他不让他滥情了,就是自己席女朋友的位置都难保。

“一般,嘿嘿,比我的婷婷小乖乖差多了。”当着女友的面和另一个女人暧昧,林冲也有点不好意思。

“她的屁股是不是很软?她的胸脯是不是很大?”肖婷虽然看来不是太生气,但绝对说不上高兴。

“呵呵,没婷婷的软,也没婷婷的大,感觉不太好。”接过肖婷递过来的脉动,灌了一口挠挠头,玛德,这妮子是火眼金睛啊?我做的那么隐蔽她都看见了。

“哼,人家脱光了白送你还唧唧歪歪的,却总想偷吃还不如我的女孩儿,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肖婷想到自己不顾脸面,主动脱得赤身**地勾引这个貌似很色的家伙,但他还真是忍得住,半个下午加上一整夜,虽然他也算通宵都是硬撅撅的,貌似哪方面可能是个猛男,但就是不吃了自己,就气不打一处来,撅着小嘴儿,嘟嘟囔囔的泄心中的不满。

“别说话”主持人报幕,下面是古筝独奏「高山流水」,接着一阵叮叮咚咚的声音传了过来,林冲听出来果然是华夏十大名曲「高山流水」,这曲子没有一定的音乐功底是绝对演奏不出来的,连忙阻止住肖婷的啰嗦,凝神静气轻轻地走向那个搭起来的临时舞台。

肖婷看到林冲神情庄重,那里还敢吭声,但是对这个最爱拈花惹草的男朋友还不放心,有心跟上去监视他不让他泡妞,但又害怕很少这么认真的冲哥会生气,只得很是委屈地坐在原处,撅着小嘴儿大色狼大流氓地骂着生闷气。

舞台上,一个脸戴蝴蝶面具,看不出面貌,但是身材很是妖娆的女同学如九天神女,轻松惬意旁若无人,十指灵动左右翻飞地演奏着「高山流水」,林冲闭眼凝神,静听这罕世难闻的天籁之音。

这一刻的林冲神情庄重,没有丝毫色*情,就连不远处的肖婷都看出来了,自己的这个爱到极点,但是总是惹自己生气的冲哥,真的是所学博杂,就没有他不懂的,现在看来就连华夏十大名曲,这个近代年轻人很少注意的古曲,他好像也知之颇深,主持人报幕他已经神情微变,音乐声响起后更是凝神静听,甚至都用很少对自己严厉的语气说话了,看来冲哥很喜欢华夏名曲啊。

不仅是林冲自己,刚才还热闹非凡的*场,除了古筝的优美旋律,这会儿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全都在凝神静听。

一曲方罢,台下掌声如雷,叫好声此起彼伏,而林冲却已经悄悄地走向舞台后面,那个不知道是不是美女的古筝演奏者下台的必经之路。

果然,林冲等了还不到两分钟,就见那长腿女同学背着古筝走下后台,这里人太多,说话不方便,林冲疾步跟在后面。

“这位同学,你有事儿么?”走了一段路,那女同学看林冲只管跟着自己,就扭身问道,她的蝴蝶面具还没有摘下来,林冲还没有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呵呵,你的古筝独奏吸引了我,我也喜欢一些古曲,想和你探讨一下,”林冲神情庄重,一点也没有敢嬉皮笑脸。

“你也懂古曲?”找理由追我的多了,你这招并不稀奇,我就看看你听的懂了多少?

那女同学停下脚步,看向小路边的连椅。

“呵呵,懂一点,不过我只会欣赏,不会演奏,请坐。”林冲看出来这女同学有和自己谈下去的意思,连忙用自己的袖子擦干净连椅上的灰尘,像个绅士似的邀请女同学坐下。

“你从我弹奏的曲子里听出了什么?我警告你,你要是说不出来就不要用这种拙劣的手段和我答羡了。”那女同学看到林冲的殷勤,看了他一眼,摘下背上的古筝坐了下来。

“呵呵,好,我如果说的不对你可以马上就走。此曲对熟练程度和指法的要求极高,我猜你练习古筝最少也有十几年的功夫,要不然表现不出来「高山流水」气势宏大,意境深邃和秀丽、柔美的江南情调。”林冲曾经仔细研究过「高山流水」的所有资料,现在讲来当然是肚里有货。

“我五岁开始接触古筝,现在算来应该练习了十四年了吧,说下去。”那女同学显然对这个刚才在舞池中技压群雄的家伙产生了兴趣。

“此曲运用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如前半部分运用了有两个高音的相隔两个八度大撮,表现出高山雄浑、深沉、肃穆、高洁的神韵。而后半部分运用一连串带有八度跳进的十六分音符和带按滑不同力度的历音括奏,形象地表现了潺潺流水和巍巍高山相映成趣的意境。几个清澈透明的泛音,令人想起了山泉丁冬水花轻溅的景象。不愧是华夏十大名曲。”

林冲侃侃而谈,路灯照耀下的小白脸没有往日的嬉皮笑脸,而是庄严肃穆透着对华夏名曲的尊敬。

“继续说。”现在的学生都很轻浮,平时只看那些对泡妞挣钱往上爬有用的书,真正熟悉古曲的又有几个?这个同学看来也不简单。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钟子期这一段千古佳话,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年里广为流传,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在这段佳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明代朱权成的《神奇秘谱》对此做了精当的诠释:“《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蕴涵天地之浩远、山水之灵韵,诚可谓华夏古乐主题表现的最高境界。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类似的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吕氏春秋》的记述与《列子》的记述大致相当,但交代了结局: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荀况在《劝学》篇里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虽然语近夸张,但大音乐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无疑问的。

同学你刚才的演奏,如果不是那些劣质音响改变了几个音调,并且音质也不是那么纯净,就真的可说是天籁之音了,我估计现在全华夏不会过二十个人会过你的水平,包括那些大师。”

林冲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他看出来这个才女原来只是敷衍或者说是想让自己出丑才答应和自己探讨,现在她看自己的眼光已经有了些改变,好像是有点惊讶,也多了几分尊重。

“不错,你说的都很对,除了「高山流水」,别的你还知道什么?”那女同学怀疑林冲根本就认识自己,他知道自己爱好古筝,「高山流水」也是经常练习的乐曲,为了接近自己就专门研究透了古筝和「高山流水」的所有资料,然后找机会在自己面前表现一番,让自己对他刮目相看。

“呵呵,我喜欢古曲,所以对华夏十大名曲都听过研究过,不知道你想问哪一个?”

“就说「二泉映月」吧。”

“哦,我对「二泉映月」的了解比「高山流水」还透彻,从小就喜欢听那如泣如诉的哀怨二胡独奏。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二泉映月”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o年夏,中央音乐学院采访了阿炳,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弹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乐曲。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二胡曲。可是,由于他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竟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