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洞庭湖畔
作者:我自漫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00

第十四章洞庭湖畔

(漫步感冒了,貌似很严重。另外,这一周要去一趟山东,还要去一趟唐山,都是不可不去的重要事。更新可能会受一点影响,尽量提前给赶出来吧。如果真的赶不出来,也希望大家不要见怪。)

一连在襄阳城内住了十余日,汉水上游的水量才有所减弱。江面之上,一些个稍微高一些的礁石也终于再次浮出水面。船家们家中的余粮这时也基本上告罄。迫于生计,一些船家开始冒险开始下水寻找活计。李恪见到此景便想尽早上路,李维前来劝阻。已经晚了这许多天,也不在乎这一两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等到河水降到安全的水位再走也不迟。李恪琢磨了一下,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多时候都是欲速则不达,于是也就不着急赶路。

三日后,汉水的水位恢复到正常水位。李恪等人终于可以前往荆州。荆州又称江陵,为古九州之一,自周朝以来就是长江沿岸的重镇。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就曾经定都这里。一直以来荆州都是极为重要的经济和军事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只要占领这里就可以向北直抵长安,沿长江向西入蜀地,向南进入湖南,向东则顺长江直抵江南。三国时期,这里是魏蜀吴三国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只要占据这里就可以在战略上占据主动。

荆州作为李恪此次江南之行的第一站,早在襄阳时便听到李维有所提及。此次江南发洪水,主要原因就是长江水泛滥所导致。荆州作为长江中上游的重镇,自然也免不了被波及到。只不过作为长江最大的之流汉水,只是在荆州外向东由沔州与鄂州,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并入长江,所以荆州境内此次的洪水所造成的损失并不严重,只有长江两岸的两个县受到大雨的侵袭,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长江在荆州地界内并没有造成决堤,而山南道在防洪抗灾方面又在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此次洪灾过后当地各级官员已经做好了善后工作,并且都已经得到落实,所以此次并不需要朝廷下发赈灾的物资。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之上,地势平缓且河道纵横、湖泊众多相互来都是容易引发洪水淹没的地点之一。此次得以免受洪水之灾,一来是因为今夏的雨水多为集中在长江南侧的湘江以及赣江地区,长江以北汉水虽说也比往年水量大出许多,流经区域却是在荆州之东,这也使得荆州得以逃过一劫。这些都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山南道的官员在此次的防洪抗洪方面工作做得非常的好,很多的险情都被提前予以化解,这才是荆州没有遭受洪涝灾害困扰的最大原因。

一路之上,农田之中到处都是补种秋粮的繁荣景象。其间,李恪等人也曾经离开船,到得岸上与正在农田之中正在劳作的百姓交谈。这些百姓的话里行间无不对于当地的官员大加赞扬,而且经过李恪的仔细观察这些人说话的神态以及一些细微的举止,都不似刻意而为之,纯粹的是发自肺腑的真实感受。

一路之上听到的、看到的也多,就越是对于那个李维增添几分钦佩之意,同时又难免有些惋惜。此人如今已经年过四十,不然的话将来倒是个不错的可以辅佐李治的人选。

到得荆州城内,街道之上车水马龙,人潮汹涌一片繁荣的景象。荆州城内,李恪等人只是做了短暂的停留,在市集中了解了一番物价,粮食的价格比往年略贵,但是并不离谱,属于完全可以接受的范畴之内。看到荆州之内一片安定繁荣的景象,李恪也就不再多做停留,三日后乘船赶往岳州。

岳州古称巴陵,也就是后来的岳阳。岳州城建立于洞庭湖流入长江的出口处。洞庭湖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有八百里洞庭之说,据史料记载,十九世纪初,也就是1825年统计,洞庭湖还有约六千平方公里的湖面,到了二十世纪末,洞庭湖早已经不到当初面积的三分之一了。岳阳城内的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最初是鲁肃所建,其目的实用于阅兵。唐开元年间,张说被贬于此,使命工匠在此重建,并因为李白赋诗这才更名岳阳楼。

洞庭湖水既可以流入长江,同时也是长江泄洪的超级蓄水池。洞庭湖四周的巴陵、华荣、阮江、湘阴、昌江(昌江为之后并入岳州属地,在此就不用太过认真)五县都为岳州治地。今夏,南方降雨大增,连续月余的不停降雨使得注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阮江、澧水四大水系河水暴涨,也使得洞庭湖的湖水随之大增,再加上长江水位也是持续的上涨,使得湖水得不到有效的排泄,虽经过当地官员、百姓的百般努力,最终仍旧没能阻止洞庭湖水溃堤而出。岳州所属五县尽为一片泽国。

李恪一行到达岳州城的时候,大洪水虽说已经退却月余,但是由于近期仍旧是阴雨不断,使得抬眼四处望去,仍旧是一片海天相连。不管是后世还是今生,李恪都没有到过江南之地,所以对于江南没有任何的印象。所以如果不是看到岳州城城门之外就是一片汪洋,甚至还会以为整个岳州城就是建立在水边。

见到岳州刺史韩垓之时,韩垓扑倒在李恪的面前放声大哭,连连自称有罪,都是因为他的无能,这才连累治地百姓遭此大灾,恳请李恪立即免去他的官职治罪。

李恪在扶起他时,看到他面色苍白,眼中充满难以掩饰的疲倦之色,想来应该很久没有休息好,这才会有这样的神情出现,而绝非临时熬夜才会产生疲倦。心中微微一动,也不提及他的请求,而是问起当地洪灾过后的救治情况。

谁知韩垓对于下面治地的情况却一无所知,李恪听后不由大怒,立即吩咐手下亲卫拿下这个一问三不知的岳州刺史。就当亲卫们杀气腾腾的拿下韩垓之时,前来迎接的大小官员们却纷纷跪倒在地替他求情,希望辽王殿下在了解过实情之后再予以治罪。

李恪怒极而笑,反问这些官员,大水退去月余,可是这个岳州的刺史却依然对治下的受灾情况一无所知,还有什么实情好了解?

岳州长史宋林靖跪着前行到李恪的身边解释道:大水虽然退去,怎奈一直以来阴雨不断,岳州地界又是三面环山,中间就是洞庭湖,雨水将山上的泥土冲刷下来,洞庭湖周围平原地带,形成厚达三尺以上的沼泽地带。这些地带虽说不至将人淹没其中,但是根本就无法通行。之前刺史韩垓曾经先后先后派出几百名士卒四处了解情况,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下属五县的县城,由于有城墙的保护并未被大水淹没,城中的百姓损失并不算太过严重。这还是由于这五座县城都是沿江边建立,可以通过船只到达,才能得到这些消息。至于下面的村镇,洪水来临之后就再也无法与之联系。不是这些人不肯努力,实在是老天爷不开眼,一直以来不肯转晴,以至于空有一身的力气,却没有地方去用。

听完长史的这番解释,李恪这才算冷静下来。想不到这其中还有这些情况,看来这次江南之行,情况要比自己当初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处理起来也棘手得多。毕竟他此行的目的并不是到处发发赈灾物资就完事这么简单,同时还要了解当地的实情,并根据当地的情况不同,拿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对于那些受灾严重的地区,除了拿出赈灾的粮食以外,还要提供播种的粮种,更有一些地方还要向朝廷做出免税的提议。这些情况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而不能像影视剧中所表演的那样,大笔一挥就是多少地方免除多久的税收,这样的话,江南免去了税收,全国都将陷入粮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