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言而有信
作者:感悟人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53

乐毅直盯着赵括,心中有些后悔:当初真不该在赵王面前替他说好话。

赵括也听李木说过乐毅对自己的帮助,看见对方怪异的眼神,也猜出了大概,微笑道:“数日不见,望诸君便能自行走路,真是宝刀不老矣。”

乐毅不想当众让赵括难堪,答道:“比不得马服子生龙活虎。”

赵括道:“与望诸君当年之英勇相比,赵括实在不足一提。”

乐毅脸色由阴转晴:“马服子非但带兵打仗的本领见长,连嘴皮子功夫也大有长进了。若有空闲,改日到府中品酒对弈如何?”

“我一定去。”赵括像是听话的孩子。

赵括、乐毅相谈甚欢,蔺相如却始终是沉默着,他不想与乐毅等人“同流合污”,可又不好意思挣脱赵括的手,因为怕让身后的大臣见到后会说他度量小。幸好此时有名内侍从殿中跑出,来扶住蔺相如,总算替他解了围。

离殿门还有约一丈远,乐毅忽然停下:“怎的不见司马将军?我听说他在泌河施妙计大败司马错,赵军中出此良将,老夫不得一见心有不甘。”

经乐毅提醒,赵括心里自责自己过于精心,作为赵国大将军,竟不留心下属动向。

说话间苏射走近,赵括问道:“苏将军是否见着司马将军?”

苏射道:“我刚刚得知,司马将军正火赶回,想必已近邯郸城。”

赵括顿觉惭愧,决定在以工殿外稍等片刻,待司马尚入宫再一同入殿,赵将们也都自觉地停下等候。

许历路过得知赵将们守在殿外的原因赞叹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先前马服君与众将士同甘共苦,现在大将军为等候司马将军而久立于殿外,此乃赵军之福,赵国之福也。”

赵括摆手道:“区区小事不可与先父的德行相提并论。”

许历、乐毅相视一笑:“大王正准备入殿,大将军不宜逗留过久,以免弄巧成拙。”、

赵括微微点头,目送许历进殿。

“司马将军来矣。”赵将中不知谁喊了声。

赵括望去,果然是熟悉的身影。虽入了宫,司马尚还保持着军人特有的神情与动作,脸上还残留有汗珠、灰尘。

“司马将军,可把你等来了,众将都在等候你一起入殿。”苏射道。

司马尚听了受宠若惊,躬身施礼道:“让大将军及诸位将军久等,司马尚有罪。”

“司马将军无需自责。战场上我们共进退,进殿面见大王又岂可冷落了你。”赵括扶住司马尚,把他引到乐毅跟前,“望诸君对你可是十分器重。”

“拜见望诸君。”司马尚拱手道。

乐毅笑眯眯地看着司马尚:“赵军后继有人矣。且先入殿,改日再与将军把酒长谈。”

“司马尚定当亲自登门拜访。”能得到这位传奇式人物的赞赏,司马尚内心的激动难以言喻。

赵括扶着乐毅先行,苏射、司马尚等人紧跟其后,几十员赵将皆身着戎装,步履统一,动作整齐,雄赳赳地步入朝堂,吸引了所有大臣的眼光,那些老臣们不由自主地想起赵武灵王在位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赵国铁军。

赵国朝堂呈方形结构,长宽各约三十丈,高约两丈,由数根成年人勉强抱过的铜柱支撑着呈锅盖状的屋顶,铜柱上尽是各式飞龙图案。朝堂的地面是光亮得可作镜子的青石。因为朝堂内几乎没有多余的摆设品,所以整个空间给人的感觉是空旷。朝堂正前方登上三级玉石台阶便是赵王的玉石龙椅,此刻龙椅还空着。

朝堂正中,武将、文臣共四列分左右站好。武将自然是以赵括、许历为;文臣则是赵胜和一位矮小身材的中年大夫为。

“赵王驾临。”朝堂右侧传来老内侍那标准的小沈阳音。

赵国文武大臣齐齐下跪行礼,因兴奋而引的呼喊声险些撞变形朝堂内的铜柱、掀开屋顶。

自从秦国出兵围攻长平,赵国大部分大臣一直愁眉苦脸,连平日参拜时也显得有气无力,今日忽闻惊天动地的“万岁”,特别是六国使节的参拜,令赵王不觉飘飘然,仿佛升至半空。

“众爱卿,各国使节平身。”赵括右手作虚扶之势。

“谢吾王!”“谢赵王。”

近百名男人先后起身,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赵王坐稳后以手示意老内侍手捧铺了红布的森盆向赵括走去。赵括正纳闷,忽见木盆内有半截虎符,总算明白过来。掏出随身携带的虎符,与木盆中的另半截合上,并献上王剑。老内侍看见无误,朝赵王点点头。

虎符合一,赵王的心才真正地落地。对于那把王剑,他早有了安排:“名剑配英雄,将军劳苦功高,王剑便赐给将军留个纪**,赐名为碧血剑,望此剑日后能助将军再立新功。”

赵括赶紧行跪拜礼,双手接过王剑。

“吾王,华陵君某日以回故居探亲为由离了军营,之后不见了踪影,臣闻讯到他的帐营,寻得其银印及书信一封。臣一时大意以致犯下大错,请吾王治罪。”赵括抓住喜庆的气氛说出冯亭自动离职的事,希望能避免赵王的责怪。

赵王听闻,笑脸突然消失:“将银印、书信呈上来。”

老内侍屁颠屁颠地送冯亭留下的“礼物”。

赵王瞧过银印,抖开羊皮书信,看完信上内容,脸色才恢复原状:“华陵君离意已决,同将军无关,将军请平身。”

赵括听见松了口气,偷偷地看了赵王一眼,对方毫无惋惜之意。

此时赵王非但不惋惜,内心还有几分喜悦,因为他可省下一份赏赐。

“大将军大败秦军,斩敌数十万,使赵国得以雪耻近十年之辱,更扬我国威。使赵国屹立于中原,不但完成了先王雄心壮志更拓地数百里国。马服子乃是寡人之吴起,特封为固国君。”赵王破天荒地良心出,要重赏赵括。

赵括是激动、是兴奋,然而没有忘记给别人说好话:“臣之所以能侥胜,全赖国尉谋划、代安君献策,众将士奋能杀敌,臣所做的事不足挂齿。”

代安君赵章差点就要手舞足蹈——赵括果然是言而有信。赵胜是满脸放光:当初精挑细选十名歌姬总算有了回报。许历虽不似赵胜、赵章那样惊讶,却也是欣喜万分,内心思忖:“马服子父子真乃我命中福星。”

对于赵括的话,文武大臣是半信半疑,所疑的当然是代安君赵章,跟他相识的人都知道他对行军打仗是一窍不通。

赵王的目光也因赵括的话移向赵章、许历:“原来二位爱卿有此功劳。若是固国君不提,寡人尚不知赵国之中良臣去集。”

赵章抢先跪下:“为吾王分忧,臣岂敢邀功。”

许历也施礼道:“能为吾王解愁实是臣之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