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跋涉
作者:华佳牵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91

第79章跋涉

无聊的时候想些不着边际的事,繁忙的时候才会脚踏实地。

阿妈在取这个名字的时侯,还特意去拜谒过英姑墩。她相信自己的女儿是家族的接班人,而且一定比自己好许多。不管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下,米英姑比她的生命更重要。但是这种爱不是溺爱,在教养方面决不含糊,包括后来的英婵一样,智慧和勤劳一样也不能少。先是生存的能力,包括教会她们使用蛊术。米氏姐妹不仅详细告诉了阿妈提供的地地,还约了一些联系的办法。

其余的桃人大多数有些垂头丧气,但是只要有米阿妈帯领,走到哪里也不怕。挑人屋的建造就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她们如同蚂蚁一样垒窝,遇到困难不屈不挠。避开纷杂的人群,与野兽和平共处,充分体现人类的聪明智慧。这个大家庭有血肉的联系,更有情感的维系。每个人似乎很少考虑个人的得失,处处想到的是这个家。拖儿带女的3o多人,默默地跟着队伍消失在密林中。

桃人屋被毁,阿妈带走了桃人,毕思言相当冷静。潘坡地当然恨不得拼命,他不可能有对形势的分析和思考。因为绝望而从家里出走,父兄都默认,也是指望他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生存。有了安宁的生存环境,而且即将有传宗接代的子女,一夜之间就成了泡影。青姣的贤淑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而现在抗争无力也无门。这些毕思言比他了解更多,也在为他想方设法。苕园的时侯他化名严司笔,在桃人屋恢复了本名。

毕大哥,我的婆娘和崽都完了,怎么办呢?

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还被尿憋死?

我们都成挨刀的鸭子——找不到方向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说纳西人的阿注婚,子女都是别人的。

瞎搓了,这辈子完啰。

何必恢心丧气,青姣不是纳西族,而是苗族。她如果也回苗人区,你还是可以去找她。

没得益,还是回苕园吃点饱饭就知足了。

我在那里做了妥善安排,你回去正好帮饶向红扩大生产,等待机会重回家园。

大哥不能留下来?没有你我们总是害怕。

你听说了桃人创业的艰辛,她们当初和你我现在一样,在没有人打扰的地方,靠双手建家,而且生活得很好。

派来的民兵们是垂涎那些好木料而来,所以非常卖力。毕思言和潘坡地躲在树林中看他们拆桃人屋,有的人开始争抢起来。集体所有制其实是拼凑个体,对于展生产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毕思言这样考虑着苕园的前途,用什么办法既提高生产力又防止分配不均?他不可能在那里继续下去,但要帮他们至少维持几年,直到都有回乡的机会。通过半年的观察,这些青年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而地方上因为他们的成分才成了另类人物。

回到苕园,饶向红等大肆庆祝。自从搬到密林里,再也没有人来打扰。药材的销售虽然不如以前,但是多少还有几个余钱。因为饶向红的忍让,苕园没有生内讧,除了极少公积财产外,平均分配,饶向红还经常吃闷亏。毕思言现这伙人缺少内在凝聚力,就是没有家庭的问题。在界上打听到有人娶了四川老婆,这对苕园兄弟应该是一条出路。虽然近似于买卖婚姻,但是可以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

兄弟们,想不想娶四川老婆?

只要是母的就行,见了女人就是西施,我们现在是有苦说不出口。

办些路费,加上一点彩礼,保证每人取一个年轻的媳妇。

大哥积德,你的恩我们这辈子忘不了。

不用谢我,你们每个人现在都有点钱,在家乡找不到老婆,就到远地方去找。

人生地不熟怎么找呀?严大哥有办法吗?

我在界上托了人,一百块钱加五十斤粮票就行了。

潘坡地先如数拿出钱和票要交给毕思言,其他人也毫不犹豫。毕思言笑着不接,指着饶向红说:集中交给他,再由潘坡地同他一起去交钱领人。

大哥不去行吗?你是主心骨。

剩下的人随我去挣钱,有了老婆就不吃饭了吗?

对呵,饿媳妇怎么生崽?有崽也没奶吃。

还有一件事,你们中的赌博佬听着:“从今天起,谁再提赌博,领回的媳妇也不给他。”。

打死我们也不赌了,誓洗手。

现在由林中空地的草坪中直望过去,初夏的太阳在碧天白云中闪闪光。天上的云像一片白玉,放射着迷人的气息。毕思言用食指向天空一划,似乎仙女们都下凡了。这件好事由饶向红和潘坡地去*作,不到半个月,果然领回几个四川妹子。光棍们的美梦成真,变得又乖有勤劳。但是密林中的住处成了大问题,至少要有蜜月床吧,露宿树林怎么夜间“工作”呢?有限的屋子轮流过夜,毕思言打算再造屋,突然想到该让他们回故乡了。

从他们流落在外的情况看,唯一的问题就是穷和没有成家。现在两项基本解决,即使回去受点气,应该比流民还是好得多。想到这里眼前一亮,第二天早上,把他的想法告诉大家。就眼前看,苕园兄弟都不想离开,从长远一想,叶落归根也是必然的结果。经过打探,回乡的事情都有了着落。更别提父母兄长的盼顾。大家都舍不得毕思言,也关心他的去向。后来回乡后,有的人家偷偷为毕思言立了供奉牌,把他当神一样。

西去的列车上,毕思言在车厢交接处找到一块坐的地方。简单的行李当成软坐,到了晚上还成了“软卧”。车上挤挤挨挨的普通旅客,随着钢轮辗转钢轨的隆隆节奏睡眼惺忪。唯独毕思言睁一眼闭一眼在回忆大串联的行程。那时候凭一纸公文,可以串联到祖国各地。这是一种虽然看起来可笑,却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壮举。试想:如此广阔大地的四面八方,免费旅行的人数以千万计,却还硬是经受得起。

学生们选是去北京,因为那是革命的最中心。当时的形势让所有的人疯狂,恨不得全世界都是串联地。一种是革命的红色根据地,另一种是要去播火种的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