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和稀泥
作者:三流写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05

忙忙碌碌的,眼看着崇祯四年就要过去了,回过去的四年,崇祯皇帝觉得与其他的穿越人士比较起来,感觉自己比较的窝囊啊。崇祯皇帝回想自己在这快要过去的四年里,除了在朝臣中和稀泥之外,竟然没有干什么其他的重要事情。

看看其他的穿越人士,穿越过来之后,哪个不是创造了一番丰功伟绩,研制火药、制造枪炮、开办工厂,等等。崇祯皇帝感觉太憋屈了,崇祯皇帝心情不好,于是皇宫里的那些皇妃、宫女、太监们一个个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毕竟因为福王一案,宫中处理了不少太监、宫女,连皇上身边的红人之一,曹化淳与杜勋,都被处理了,原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也被赐死,这个时候要是在把皇上弄得不高兴了,说不定要去陪曹化淳与杜勋他们去阎王殿喝茶了。

但是经过几天之后,崇祯皇帝也想明白了,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是哥们太无能,实在是这个社会太疯狂了,说道火药,早在宋朝,黑火药配方就被捣凳出来了,而且还是黄金配方,连一点改进的余地都没哥们留下。

说道枪炮,崇祯皇帝更是吃惊。明军早就装备了大量火器,而且这些火器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不比同时期的西方军事强国差。崇祯皇帝有特意的调阅了一些有关火器制造的书籍龙神器阵法》、《武备志》等。

龙神器阵法》、《武备志载了大量的明军制式火器装备,比如说像什么单火箭、多齐射火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有翼火箭、多级火箭等,光火箭的品种达几十种之多

明代的爆炸性火器也相当达了,光地雷就有石头雷、陶瓷雷、生铁雷等数十种;另一类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龙王炮和混江龙等兵器;而且明军还装备了大量的开花弹。

最让人意外的就是,清朝所谓的抬枪竟然是明军的制式装备,明军称呼抬枪为“九头鸟”,明代的抬枪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重12公斤,有效射程威力强劲,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无法抵挡。

而且明军火器的瞄准装置也是分的精良,明军装备的比如像佛良机火炮,是依靠照门瞄准的,而明军所装备的红夷大炮,更是依靠“铳归”这一专用的瞄准装置进行瞄准。

可以说,明军除了导弹以及后世的针击式枪械造不出来以外,无论是毒气弹还是左轮枪、步枪、火炮,明军都造的出来。你说说,就这情况,这还让广大的穿越人士怎么混啊。

弄火器是不行了,崇祯皇帝又想弄弄工业吧,一了解,得了吧,明朝的工业可不是一般的达,就拿明朝的冶铁技术来说,明朝冶炼的设备和生产技术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如遵化铁炉,深一丈二尺,前宽二尺五寸,后宽二尺七寸,左右各一尺六寸。

遵化铁厂的炼铁炉每天能炼六次,每次出铁二百斤,日出铁量达千余斤。产品分生铁、熟铁和钢铁三种:“生铁之炼凡三时而成,熟铁由生铁五、六炼而成,钢铁由熟铁九炼而成。”虽然明朝的冶炼技术很达,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矿冶官营,因为官矿冶业的劳动者是从匠籍人户中金征调来的。被征调者原来负担的税粮照旧输纳,只免除杂役(有的只半免),还要自备生产器具。这对劳动者来说显然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故千方百计躲避以至逃亡。所以官矿冶的生产效率是较低的,往往无利可图。

针对这种情况,在宣德十年,命全面停罢金铁官矿,令民自采炼,使矿冶业进入民营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但是不久之后,官营矿冶不久即告恢复,但生产量日渐萎缩,有的终至关闭。

如曾经盛极一时的遵化铁冶,永乐间其矿山炉场分布于蓟州、遵化、丰润、玉田、滦州、迁安等六州县,但是到了嘉靖时期,遵化铁厂就日渐萎缩,直到万历九年更不得不将山场封闭。

所以现在崇祯皇帝面临的是,不是想着要如何的改进明朝的冶炼的技术,因为在现在这个时期,明朝的冶炼技术已经足够的达了,拔苗助长的事情哥们不能干;崇祯皇帝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盘活朝廷现有的这些铁厂。

而宣德时期将铁厂转入民营,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朝廷经营这些铁厂时,铁厂的那些官员根本不注重经营和展铁厂,只是一味的想要捞钱,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得用老办法,那就是将铁厂转入民营。

不过这是不是一蹴而就的,还要想处一个妥善的办法来,向冶炼这样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一味的将他民营,崇祯皇帝也不是很放心,但是现在崇祯皇帝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最近找个时间和内阁商量一下吧。

崇祯皇帝想,既然不能遭枪、造炮,不能参乎到大炼钢铁的事业中,那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伟大的和稀泥的事业中吧。想想其实和稀泥这份事业还是很有前途的,朝廷中那么多的干才,要是自己什么事情都要插一手,那还不把自己累死啊。

而且和稀泥这份事业的风险还很低,想隆庆皇帝,一即位,就投入到和稀泥的这份伟大的、前途无限的事业当中,隆庆皇帝和稀泥一和就是六年,在隆庆期间,天下比较太平,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展。

隆庆死后,历史上对隆庆的评价很高,在张居正主持修籑《穆宗实录》,对刚刚过世的穆宗有极高的评价:“上即位,承之以宽厚,躬修玄默,不降阶序而运天下,务在属任大臣,引大体,不烦苛,无为自化,好静自正,故六年之内,海内翕然,称太平天子云。”

就因为隆庆皇帝会和稀泥,当然,在加上隆庆皇帝会用人,所以纵观隆庆皇帝在位的六年中,隆庆根本没有干出什么特出彩的事情,但是在历史上,对隆庆评价那个高啊,所以崇祯皇帝决定,要学习隆庆皇帝。

隆庆朝人才济济,文有徐阶、张居正、高拱、杨博,武有谭纶、戚继光、李成梁。我崇祯朝人才也不少啊,文有韩犷、刘鸿训、李标、钱龙锡等等;武有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杨嗣昌等等。

既然隆庆皇帝和稀泥和出了名堂,那我崇祯皇帝也会和稀泥,和出名堂的。干实事干不出名堂没有关系,李白不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用吗。不会造枪炮、不会炼钢铁,没有关系,咱是皇帝,咱有钱,只要稀泥和好了,咱就是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