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目标,向南
作者:三流写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29

无奈的内阁只好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崇祯皇帝一直所倡导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过这实在是太艰巨了,弄不好还要出大乱子,所以只有在逼不得已情况下,朝廷才会考虑用这招。

要知道,在明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很是严重。而那些兼并土地的,都是大地主、大官僚以及皇室宗亲。而自古以来就是官绅阶级不纳粮。虽然西北地区是实行了官绅纳粮、当差。那是因为他们实在是被逼无奈。

西北地区到处都不平静,那些官绅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在无可奈何之下,为了了求的平安,才那么听话的向朝廷交钱、纳粮。而像河南等地,情况还没有恶化到向西北的程度,所以河南等地的那些大地主、大氏族们很有可能会反抗朝廷的这项政策。

朝廷可是在危机四伏当中,根本经不起大的动荡,所以钱谦益等人主张暂缓实行这项政策,至少要等到朝廷平定了西南的叛乱之后再说。要不然那些大地主、大氏族闹起来,朝廷怎么办?

温体仁、周延儒等人就就坚决反对钱谦益等人的主张。作为守旧派的代表,他们纵横官场几十年,对于下边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由于土地兼并严重,而且那些兼并土地的大地主、大官僚以及皇室宗亲不想朝廷交税。所以,朝廷只能想那些自耕农催要钱粮。

而由于气候不好,尤其是北方地区,生特大的干旱,粮食歉收,有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而因为辽东局势一直非常紧张,所以各地的州县为了供应了军需和中饱私囊,所以无限制的加派、催逼钱粮。

连基本生存都得不到保障的百姓负担不了沉重的赋税,只能选择逃亡;但是官府还要征敛,这就只能由那些没有逃亡的人户包下来,于是负担又要加倍剩下的人户只能选择逃亡,或死亡。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一些很清醒的官僚认为,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否则的话,大明皇朝就危险了。我饿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项政策在北方部分行省的实施,确实缓解了当地的局势,虽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是总比这样的坏下去强。

所以这些官僚要求朝廷尽快的、普遍的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而这些官僚,大都是一些东林所不喜的官员。所以这些官员只能倾向于温体仁、周延儒等人。而温体仁、周延儒等人为了博得皇上的好感,以及为了增加势力,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温体仁、周延儒等人说,不能再等了,在等的话,当情况已经脱离了朝廷的控制,在想实行这项措施,就晚了。再者,陕甘、山西、直隶、辽东已经实行这项措施很长一段时间了,效果还比较好,朝廷还等待什么啊。

钱谦益等人受,官绅不纳粮、不当差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咱不能说改就改,退一步说来说,就是要该,也要循序渐进,不能太急躁了。陕甘等地特殊啊,那地方多旱少雨,民风彪悍,朝廷那是迫不得已。

而像河南、安徽、山东以及江浙等地,那情况是不相同。朝廷要是贸然的大规模的实行这项政策,这些地方的士绅要是集体抵制怎么办?难道朝廷要强行的逼迫他们接受这项政策吗,这么做,就不怕天下大乱吗?

双方争吵激烈,而李标、钱龙锡等一些中立派内阁大员也加入了争的行列,最后内阁辅韩犷无奈,只能请求皇上圣裁。于是崇祯皇帝在武英殿举行全体内阁会议,讨论到底应该怎么办?

其实崇祯皇帝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毕竟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是就是那些大地主、大官僚,所以崇祯皇帝只能选择改良,而不能是革命,如果是革命的话,那先革掉的就是他崇祯皇帝的命了。

面对危机四伏的大明皇朝,就是改良也不能太过激烈了。现在朝廷需要的是稳定,是培元固本,所以朝廷只能一点一点的进行改良,用温水煮青蛙的方法,让那些大地主、大官僚和皇室宗亲们就范。

不过就是普遍的实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也不可能根本的解决巨大的粮食缺口。巨大的人口数量需要同样巨大的粮食,而依照现在社会的生产力,只能想尽办法的扩大耕地面积。

但是国内的耕地已经开到一个极限。再加上多数土地已经被那些大地主、大官僚和皇室宗亲所兼并,所以崇祯皇帝智囊把目光投向外边。辽东是个好选择,不过后金实力强悍,在现阶段朝廷还那后金没有办法。

蒙古大草原也是好地方,不过在蒙古大草原,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崇祯皇帝评估,在短时间内朝廷也很难摆平蒙古大草原上的各种势力,再加上蒙古大草原也受干旱影响,归附朝廷的蒙古部落一直是靠朝廷的物资支援度日。

所以崇祯皇帝只能把目标锁定在南面,崇祯思来想去,觉得吕宋这地方不错。吕宋面积很大,再加上四季炎热,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如果将吕宋收回来,那将极大的缓解粮食危机,于是崇祯皇帝准备对吕宋动手。

不过这可是大事,必须要和内阁商量一下,正巧,内阁也要与崇祯皇帝商议,是否全面的实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于是没等崇祯皇帝召集,内阁到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在崇祯皇帝面前,双方分歧依旧很大,到底应该怎么办,谁说的都有道理。现在朝廷面临的情况确实很严峻,可是自古以来形成的官绅特权,不是那么轻易的被解除的,官绅阶级肯定会反抗。

崇祯皇帝比较倾向于温水煮青蛙的方法,既然一下子接触那些官绅阶级的特权有困难,那就慢慢的来,一步一步的来。所以崇祯皇帝提出,既然河南等地又出现旱灾,那就顺势的,在河南、安徽、山东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等到河南、安徽、山东的官绅们就范了,乖乖的听话了;再次湖广、云贵、福建实行;最后是两广、江浙。内阁看到皇上的意见还是有很多可操作性的,这样的话,遇到的阻力可能会减少很多。

所以内阁准备在崇祯皇帝的意见的基础之上,拿出一套方案来。之后,崇祯皇帝突然说起万历皇帝来,说着说着崇祯皇帝又谈到了吕宋。一干内阁大臣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意思,所以只能继续的听下去。

当崇祯皇帝谈到吕宋的时候,就说,朕听从吕宋回来的那些商旅说,我天朝子民在吕宋的日子过的不怎么样啊,听到这话,朕的心里很难受啊,而且据那些商旅讲,可恶的西班牙人在万历帝当政期间,竟然屠杀我三万民众。当时万历帝一怒之下,就像出兵为我子民报仇,不过因为辽事突起,未能成行。

内阁大臣都不是傻子,皇上听从吕宋回来的商旅说,拉倒吧,那些商旅能到皇宫来?于是内阁大臣们猜测,八成是皇上要准备对吕宋动手了。有些内阁大臣想要出面劝谏皇上,对吕宋那些洋人,只要训斥一番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出兵。

不过崇祯皇帝站在道义的高度上,是打着为我天朝子民报仇的旗号,所以也不好出面劝说皇上。再说,崇祯皇帝也隐晦的提出,吕宋那地方气候很好,能大量的产出粮食啊,还有金矿和银矿啊,内阁一听,这就明白了。

原来皇上是因为这个原因啊,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内阁达成一致,要尽快的对吕宋动手,至于说什么道义之类的,皇上不是提出来要为我子民报仇吗,再说了,现在粮、钱是第一,没有粮活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礼仪、道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