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作者:三流写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62

正如崇祯皇帝所说,朝臣们之间并不是精诚团结,而且之间的斗争反而日趋激烈党余孽们看到温体仁,周延儒攻击东林党魁钱谦益而没受到皇上的责罚,反倒是在东林攻击温体仁,周延儒的时候,帮了他俩一把。这件事引起了阉党余孽们的无限遐想。

此时,边关八百里加急塘报从大同递到了朝廷,蒙古察哈尔部再次袭扰大同。在整个明朝的历史上,明朝与蒙古可是一直恩怨不断,蒙古自从明朝建立之初,就一直袭扰大明的边境,终明一朝,从不间断。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蒙古也已经日渐衰落,随着后金的崛起,明朝的主要注意力也已经转移到了东北,而北方的蒙古诸部,也成了明朝和后金争夺的对象。

大明王朝的正北方的塞外有卓哈、诺木图、固英、咯尔沁、喀吗沁等三十六家蒙古部落,这三十六家蒙古也是明朝极力争取的对象。自从万历后期,明朝给这三十六家蒙古每年以重金。

大同总督王象乾、蓟辽督师袁崇焕都提出,如果停止抚赏蒙古,那么这些蒙古部落就可能倒向后金一方,这样的话边患就会越来越严重,致使朝廷尾不能相故。

与东林交好的钱龙锡支持大同总督王象乾、蓟辽督师袁崇焕的意见,内阁及一些有远见的大臣也同意抚赏蒙古,所以朝廷虽然财政困难,但也没有停止抚赏蒙古。

就是因为这一次的蒙古扰边行动,一场朝廷争斗又开始了,大同总兵渠家桢料知此事无法隐瞒就先难,他的奏章上称大同总督王象乾,说他招抚失策,资敌物资,之后又指责大同巡抚张宗衡调度失策,致使蒙古察哈尔部袭扰大同,使山西损失惨重。

阉党与东林的斗争又在朝堂上打响了,御史高捷、史墨便借着蒙古的军事入侵,以及大同总兵渠家桢的奏章,向内阁及东林大臣难。

刚一开始,高捷就指责大同总督王象乾,接着史墨接着职责钱龙锡。但就是没有人敢上疏攻击袁崇焕。

现在谁都知道,作为皇上现在最信任的边疆大将,袁崇焕可不是那么好参的,如果谁不长眼现在来参奏袁崇焕,那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激烈的朝廷辩论,座在御座上的崇祯看着两派在那互相喷着口水,心里连连摇头,心想:这帮吃饱了没事的东西,都告诉你们要精诚团结,现在倒好,又开始内斗了

温体仁,周延儒这时也不甘寂寞,跳出来帮着史墨,高捷一起攻击东林;钱龙锡也不甘被诬告,连连抗辩,李标,刘鸿训,王祚远,孙承宗等内阁大臣也帮着钱龙锡说话,并且积极赞成抚赏蒙古,并且要求朝廷联络蒙古三十六部,一起进攻后金。

崇祯实在是有些不耐烦了,看这下面平时人五人六的大臣,现在就像泼妇一样在骂街,这就是大明的朝堂啊!

崇祯皇帝猛的把一个茶碗摔到了地上,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大臣们没有了刚刚互相攻击、漫骂的势头,一个个都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等着皇上的雷霆之怒。

崇祯看着跪在地上的大臣,冷声的说道:够了,尔等都是朝廷重臣,此时应该想的是如何善后山西的局面。看尔等刚刚的样子,体统何在,威严何在?高捷你说,大同总兵渠家桢的奏章真的那么可靠吗?

高捷战战兢兢的说惶恐,臣知罪。

崇祯皇帝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诸位,身在朝堂,不要听风就是雨。要详细调查,研究,不要主观臆断,这样不好。蒙古扰边,不能说是朝廷抚赏就是不对的,卓哈、诺木图、固英、咯尔沁、喀吗沁不都是一直与朝廷交好吗。好了,这件事就交给兵部、刑部会同锦衣卫调查吧,是非曲直自有公断。

崇祯皇帝又顿了一顿川的叛乱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现在一直没有平息,原任四川总督朱夔元再任时多有建树,只是魏阉当道时被迫离职,现在该是恢复朱夔元职务的时候了。内阁即刻传旨,任命朱夔元为四川总督,赐上方宝剑,总理四川大小事物。还有就是提升秦良玉为重庆总兵,朕要给她提字要给她提字,就写“巾帼英雄”以表彰她对朝廷的贡献。好了,今天的早朝就此结束。

说完这些话,崇祯皇帝自顾自的离开了。就剩下一帮目瞪口呆的朝臣和内侍,随侍在一边的王承恩也是呆了一下,不知皇上这是怎么了,也不按规矩,就怎么回宫了?

王承恩摇了摇头,也跟着皇帝回宫了。这帮大臣可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今天皇上太古怪了,不仅了脾气,还摔了东西,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看来皇上是真的火了。

朝臣们灰头土脸的朝午门走去,今天他们所经历的这次早朝,需要他们消化一阵子,即使平时关系不错的大臣,此刻也没有交谈,他们都默默的走向午门。

王承恩小心的跟在崇祯的身边,小心的陪伴着现在正在处于盛怒之下的皇上。回到了乾清宫,崇祯喝了一口茶,突然问道:王大伴,你说这些个大臣成天心里想的是什么?

王承恩低头,恭敬的说道:皇上……

崇祯一摆手,阻止王承恩的话头,说道:王大伴,你就不要说那些宽心的话了。其实朕知道,你也知道。这些人,哎。

侍立在一旁的柳如是看到皇上心情不好,聪明伶俐的她立即将新泡的一碗茶水递到崇祯的面前,说道:皇上,这是江南进贡的茶叶,用的是泉水泡的,请皇上品尝。

崇祯接过茶碗,抿了一小口。说道:如是啊,你说这宫里的东西比外面的东西是好啊,还是不好?

柳如是想了一会儿说道:皇上,当然是宫里东西好啊,外面的东西怎么可能比得过宫里的东西。

崇祯笑着摇摇头,说道:此言差异,就说这宫里的茶叶,就比不上外面的。怎么不相信,其实地方上进贡的茶叶都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茶叶他们是不会进贡的,他们回卖给地方上的商人,或者还用一些官僚;进贡的茶叶都是一般的,可能还有卖不出去的。地方上一向这么糊弄朕这个皇上的。

崇祯说这些话的时候,随侍的宫女、太监都吓坏了,一股脑的跪下,使劲的叩头,用悲切的声音连连说道:奴才有罪,奴才该死!

即使跟随崇祯身边时间最长的王承恩也是非常的震惊,皇上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另外今天皇上今儿说这些话的蕴涵了什么意思?是暗示还是警告?王承恩觉得现在的主子再也不是信王府的信王了。

崇祯皇帝摆一摆手,说道:好了,都起来吧。

随侍的宫女、太监稍微抬眼看见皇上那似笑非笑的脸,赶紧把头低下,生怕皇上的眼光会停留在自己的身上。

崇祯皇帝接着说道:王大伴,拟旨,任命冯铨为南京户部侍郎,阮大成为南京工部侍郎,着即刻赴任。

很快,王承恩就拟好了圣旨,司礼监的大印也盖好了,

崇祯吩咐道:王大伴,你亲自将圣旨送到内阁,内阁批复后你在亲自去传旨,不得有误,另外在传些话给冯铨、阮大成。

随即,崇祯在王承恩的耳边小声吩咐了几句话。

在内阁的值房内,这些内阁大臣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打不起精神。韩犷看看同僚们,说道:各位大人,皇上吩咐下来的事我们要赶紧办啊。

钱谦益说道:朱夔元任命为四川总督倒没有什么,可秦良玉一介女流,升任重庆总兵,皇上又给提字,可是无例可循啊。

王永光看看钱谦益,心里说:这些话当时你怎么不提,现在提出来,怎么,想让我等上皇上那碰钉子?口里却说:这个秦良玉,虽说是一介女流,可是却是一门忠列,再说秦良玉在西南土司还是很有影响力的,皇上怎么做的目的就是恩威并施,尽快解决西南的问题。

钱龙锡说道:王阁老说的很对,皇上这么做可真是英明致及,既分化了西南土司,有章显天恩浩荡,我看即使没有先例,也是可行的。

李标,刘鸿训,王祚远,孙承宗等连连点头,纷纷赞同皇上的政策。就这样,任命朱夔元、秦良玉就下去了。

王承恩像往常一样,慢悠悠的走到内阁,看到内阁全体成员都在,便一施礼道:各位大人,皇上的旨意。说完,便将草拟的圣旨拿了出来。

例行的礼仪过后,韩犷拿圣旨一看,是任命冯铨、阮大成去南京任职的,不禁欣喜,内阁其他官员看到圣旨后,也非常高兴,尤其是钱谦益,他早就想清除阉党余孽,这回看到皇上将老牌的阉党分子配到南京,虽然认为便宜了他们,但是也远离了中枢,也是非常欣慰的。

内阁依照皇上的意思,很快将正式的圣旨写出,交给王承恩,韩犷说道:辛苦王总管了。对了,不知皇上现在如何。

王承恩说:韩大人客气了,都是给皇上办差。皇上今天很不高兴啊。

说着指了指内阁值房挂着的皇上亲手书写的“精诚团结”的那幅字。

韩犷领悟到谢王总管。

王承恩说道:咱家还要传旨,就失陪了。说完,一施礼,便退出了内阁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