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唐帝国海军万岁!《海魂》【评推】
作者:老年俱乐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864

二战的大海!唐帝国海军万岁!冲爆起点VIp千章限制第一作者《海魂》【评推】

书号:14o28o

作者的内容简介:

重塑太平洋大海战的恢宏场面

再现热血男儿勇往直前的情怀

不屈不朽的灵魂

一波三折的情节

日更新24次的纪录

(总忘密码语:此记录已破2oo8年2月5日,作者一次性更新VIp48章-4.2k字=2o字……)

总评:

在起点流行近现代穿越,不管是穿去中国还是穿去国外,都会搞科技开外挂,然后利用熟知的历史走钢丝,一战加入协约,二战加入盟军,随后在战争中利用各种夹缝家。而闪烁则通过前面2字的历史设定,创立了一个虚构的地球历史政治现状,一场美丽的二战,团结德意志和波斯帝国,打倒英米法西意俄反大唐包围圈集团,再复千年帝国――唐帝国的国威!!!

同时,为了看这本小说,去买详尽世界地图册的人不在少数……还好作者使用了现今的地名,在地图册和goog1e上一找就能找到;不然按照现在不少作者的流行写法:胜利湾,德庆洲,万岁海峡,第三新长安,新洛阳城,女娲群岛……鬼知道这些地方都在哪!这种军文,是要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自己做战棋推演来看的。

网上看书多年,第一次不用追着作者喊更新……因为,这位爷写的比吾等看的还快,每日最低更新4.2k-4=17ooo字。这,就是s+级的起点第一更新度………

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读起来就像身处航母或战列舰的舰桥内感受着飞机起飞出的啸声或者战列舰主炮出的硝烟和轰鸣……s+

人物设定:军人性格丰满,有血有肉。虽然有点脸谱,但是军文看的是战场上战略战术和热血男儿之间的兄弟情。B+

更新度:每日4更,每更4.2k。每月5o更新算休息,每月更新8o算爆。起点持续更新度第一人非闪烁莫属!本书创下起点几大记录:日更新VIp章节数量记录(48章),日更新VIp字数记录(2o),持续每月更新量记录(o7年8月开始至今每个月少则5o多则8o以上),第一个VIp总章节达到了上限的记录(总章数上限1ooo章&1t;包括已经解禁的数目>,现存957章)……VIp的上限记录s+

文笔:这不是一本小说,这就像是一本参加了历次战斗的高级将官的战史回忆录……我想起了《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隆美尔战时文件》《邓尼茨回忆录》……a-

总之,军迷必看的究级粮草。

评价日

试毒字数:约3oo字。

第一次不用追着作者喊更新……因为,这位爷写的比吾等看的还快,每日最低更新4.2k-4=17ooo字。这,就是s级的起点第一更新度………

摘句详评若干:

唐史简述】【第一次全球战争(倒唐战争)】【美国迹史】【世界崩溃(唐历1313年经济危机)】

【海军的枷锁(松江海军军备条约)】【秘密同盟(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作品相关新唐史简述

唐历133年(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旧)唐帝国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军扫荡石国,攻占了石国都,斩杀石国国王,屠戮石国城池,石国王子逃王阿拨斯王朝(阿拉伯帝国),向阿拉伯帝国求援。高仙芝引唐军两万,以及数万联军奔赴迎战,与阿拉伯帝国大军战与怛逻斯。两军激战五日,联军噶逻禄部谋叛,被高仙芝镇压。两军鏖战月余,高仙芝出奇兵断阿拉伯帝国大军粮道,阿拉伯帝**队败退。

唐历137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高仙芝杀边令诚,率两万安西守军“回京勤王”。唐帝国第一次内战爆。到唐历137年,叛军史朝义自杀,叛乱平息。高仙芝拥立越王李?,郭子仪拥立太子李豫。内战进入第二阶段。唐历162年,李?与高仙芝在洛阳城被杀,同年代宗李豫,护国大将军郭子仪亡。德宗李适登基,唐帝国第一次内战结束。

唐历186年,唐帝国大将李存勋统兵十五万攻打阿拉伯帝国,协助波斯帝国复国,唐帝国第一次西征开始。次年,唐军攻入撒马尔罕,波斯帝国遂立国都于此。阿拉伯帝国集兵三十万于木鹿城。两军鏖战三月,唐军破城,歼敌二十余万。阿拉伯帝国退守哈马丹城。唐军进军哈马丹,与十五万阿拉伯大军鏖战两月,城破,阿拉伯帝国退守巴格达。

西征第三年,唐军协助波斯帝国复国,定都泰西封。李存勋拜大将军,定西大元帅。唐军留兵五万,助波斯帝国整套阿拉伯帝国。从此开始,波斯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战争持续了两百余年。到唐历388年,波斯帝国确定回教为国教后,阿拉伯帝国瓦解。此时,波斯帝国疆域东到印度河流域,北达高加索山脉,西濒地中海,南抵印度洋,成为了西洋最庞大的帝国。其鼎盛时期,疆域一路拓展到了北非大西洋沿岸,并且出兵伊比里亚半岛,进军欧洲。从此,波斯帝国与唐帝国世代修好,成为了唐帝国最强大,也是最为重要的盟友。

波斯帝国的中兴,改变了唐帝国的历史展,商贸,特别是海上贸易的展,成为了当时唐帝国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唐帝国的纺织技术,丝绸,茶叶,造纸术,火药等等都扩散到了波斯帝国,并且一路传到了欧洲。东西方交往达到鼎盛时期。同期,唐帝国控制了里海与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广阔地域,成为了世界上疆域最广阔的帝国。

唐历386年(公元1oo4)年,唐帝国航海家第一次到达马达加斯加岛,并且称此岛为“巨岛”。五年后,第一支唐帝国的探险穿队绕过了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唐历399年(公元1o17年),唐帝国第一支船队进入了地中海,并与波斯帝国联军占领了直布罗陀。从此,东西方海上贸易航线开通,大航海时代来临。

唐历554年(公元1172年),唐帝国第二次内战爆。这次内战持续长达一百五十年,期间唐帝国数度分裂成数个,甚至数十个小王国,中央政权几乎彻底崩溃。东方世界陷入混战。

这是一次几乎摧毁了整个东方世界的内战,也是唐帝国陷入内乱最久的一次内战。从唐历554年到唐历7o8年,内战持续了154年,帝国数度出现短暂的统一,不过中央政权都迅垮台。在持续了154年的内战中,唐帝国的人口从55oo万锐减至不到2ooo万,经济面临崩溃,民不聊生,国家凋零。

唐历7o8年,(新)唐帝国缔造者,光武帝李陨辉起兵洛阳,建新唐帝国。唐帝国中兴统一战争爆,6年间,光武帝向波斯帝国借兵十五万,逐一翦除帝国内地各独立王国,到唐历714年(公元1326年),唐帝国基本实现统一。

经过了十五年的修养,唐帝国依靠展商业,加强与波斯帝国的联系,唐帝国恢复元气,现天津,苏杭,广州三地的手工工业初具规模,且唐帝国成为了东方世界最强大的商贸帝国。同一年,光武帝李陨辉去世,洪武帝李孝存登记。

唐历732年,帝国大将杨郁骢统兵25万,开始征讨边塞叛乱地区。历时十八年的“复边战争”爆。此次战争的目的是要恢复唐帝国以前的版图,征讨那些在唐帝国第二次内战中叛变的边远地区的王国。波斯帝国出兵2o万相助。

杨郁骢(唐历688年――756年),(新)唐帝国头号大将。早就曾跟随光武帝征战天下,屡立战功,深得光武帝重用。早在光武帝末年,杨郁骢就请兵2o万,为帝国收复边塞,不过当时光武帝没有答应杨郁骢的请求,直到洪武地登基后三年,才命杨郁骢统兵西征。

这也被西方国家称为唐帝国的第二次西征。杨郁骢先后破灭十数国,灭突厥族,兵乌拉尔山以西。他不仅仅光复了唐帝国的失地,而且还一路打到了黑海西岸。到唐历75o年,杨郁骢凯旋回京时,唐帝国再次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杨郁骢被后世尊称为“帝国第一元帅”。

唐历826年(公元1444年),唐帝国第三次内战爆。

这是唐帝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第三次内战又被称为“工业革命战争”。从新唐帝国建立,帝国商业,工业得到了飞展,出现了最初的资本家,商人与资本家的社会地位却并没有得到保证,另外帝国征收高额的商业赋税以及工业赋税,官僚机构**,导致商人与资本家极为不满。

这一年,唐帝国颁了《禁海条令》,一改光武帝定下的以商业立国的基本国策,采取封闭锁国政策,严重威胁到了商人与资本家的利益。结果,苏杭,广东两地先爆资本家起义,接着两湖(洞庭湖,鄱阳湖),天津,以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先后爆了资产阶级革命。内战很快就扩大到了帝国各地,资产阶级组织武装军队,要求帝国废除《禁海条令》,给予资本家,商人政治权利。

第三次内战的第一阶段持续了八年,在中央军队的迅镇压下,起义军队损失惨重,被迫转入地下活动。资产阶级革命跌入低谷,不过战争并没有结束。

唐历834年,西安与洛阳两地爆学社运动,军队残酷镇压参加运动的学生。第三次内战进入第二阶段。资产积极起义再次爆。这一阶段内战持续了六年,资产积极军队得到了全面武装。最后占领了西安与洛阳,帝国皇帝被迫接受资产阶级的条件,废除《禁海条令》,改组朝廷,成立帝国内阁,并且成立帝国下议会,给予资本家,商人参政大权。

在内战结束后的五十多年里,帝国仍然处于动荡之中,保皇运动,资产运动,以及来自东面的倭患都在威胁着帝国的存亡。直到唐历897年(公元1515年),张绍廷出任帝国相,帝国内部动荡才逐渐平息。

张绍廷是第一位平民(资本家)内阁相。他一共连任四届,其执政期间,推行了大量的资本主义改革法规,并且拉拢了大批开明贵族,加强了对旧地主的镇压,并且改革帝**政制度,正式成立了帝国6海两军,将帝**队掌握在了内阁,而不是皇帝的手里。这其实也就标志着,帝国正式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皇帝失去了对军政大权,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帝国最高统帅,而帝国的行政大权已经落于内阁手中。

同时,张绍廷还建立起了完善的议会制度,帝国上议会(贵族议会)只有象征性的权力,下议会掌握了议会实权,并且具有了监督内阁政府,以及立法这两项大权。张绍廷还为帝国建立起了第一套公平的,公开的,完善的法律体系。采用了“案例审判原则”。这也是后来帝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成为了帝国法律不断完善的根据。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张绍廷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现代意义上的唐帝国的缔造者。虽然他出身低微(一名普通的工人的儿子),没有任何的裙带关系(其妻子也是工人出身),没有参军的经历,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少个人资产。但是,他为唐帝国建立起了一套实行了四百多年,而且仍然没有过时的政治,军事,法律体系。直到现在,张绍廷相的雕塑仍然屹立在帝国相府的庭院中。而张绍廷博物馆则是帝国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唐历949年(公元1567年),扶桑,也就是现在的日本爆内战,随后出兵入侵朝鲜王国。唐帝国派兵协助朝鲜王国击退了入侵军队,随后帝国出兵干预日本内战。这是帝国海军第一次以主力身份参加对外战争。

日本内战持续了一百多年,后在唐帝国的帮助下,日本天皇击败了以德川家康为的番军,重新建立中央统一政权。后来日本花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向唐帝国学习经验,也先后完成了各种资本主义革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不过,在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天皇仍然具有部分国家实权。

从唐历1o5o年到1178年(公元1668年――1796年),唐帝国联合波斯帝国与西方列强,即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西班牙帝国,荷兰共和国,瑞典王国,威尼斯共和国等国为争夺海洋控制权,进行了长达128年的战争。

历史上,这场历时一百多年的战争被称为“东西方百年战争”。战争的焦点就是东西方两个最强大的国家(集团)为争夺海洋控制权,争夺世界各大洋的霸权。而战争的根本仍然是商业以及海外利益。战争分成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唐历1o5o年到1o78年。唐帝国与荷兰共和国,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争夺印度次大6,非洲东部与南部的殖民地,还有印度洋上的制海权为主。期间爆了四次大规模的海战,即科兰巴海战(唐历1o54年),孟买海战(唐历1o62年),霍尔木兹海战(唐历1o66年),马达加斯加海战(唐历1o74年)。另外还爆了五次大规模地面战争,即亭可马里登6战(唐历1o55年),古里包围战(唐历1o58年),孟买战役(唐历1o63年),波斯战争(唐历1o66-1o72年),以及马达加斯加战争(唐历1o74-1o78年)。

这一阶段的战争主要都围绕着印度洋地区的霸权展开,西方列强打击的重点不是唐帝国,而是波斯帝国。通过这一系列的战争,唐帝国最终确定了在印度洋地区的霸权,并且将这一霸权保持了数百年之久。

因为波斯帝国成为了西方列强的主要打击对象。唐历1o55年,波斯帝国皇帝塞留斯五世遭到刺杀,皇太子即位,为马哈木图三世。随后,波斯帝国爆革命,并于唐历1o68年退出战争,西方列强则趁机向波斯帝国大举进攻。革命在唐历1o74年达到**,波斯帝国危在旦夕,唐帝国派遣远征军进入波斯帝国,一方面稳定住波斯帝国的西方战线,另外一方面协助波斯帝国镇压国内叛乱。波斯帝国内战在1o82年结束,马哈木图三世与商人资本家集团达成妥协,承诺进行宪政改革,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第二阶段,从唐历1o88年到1122年。唐帝国在稳定了波斯帝国的局面,并且已经确定了印度洋地区的霸权后,开始向西推进。这一阶段的战争主要围绕着非洲大6上的殖民地展开。因为双方的战线都很漫长,再加上殖民地比较分散,后勤保障困难等等原因。在这一期间的战争中,小仗打了几百场,可大规模战役却很少,值得称道的大胜仗也寥寥可数。双方在非洲与南大西洋上的争夺持续了34年之久。

从唐历1123年开始,战争进入第三阶段。此时波斯帝国皇帝已经是塞留斯六世,这是个开明的皇帝,在其登基之后就立即宣布完成宪政改革,还政于民,仿照唐帝国的模式,成立了议会,内阁政府等等由贵族,商人,资本家控制的权利机构。到唐历1122年,波斯帝国的宪政改革基本上完成,国力得到了迅的恢复。唐帝国也在之前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积聚起了强大的力量。随着两大古老帝国再次恢复了实力,战争逐渐变得对唐帝国与波斯帝国有利了。

唐历1125年,唐帝国与波斯帝国的远征军分两路进军。其中东线以波斯帝国为主,唐帝国的地面远征军为辅,大军从欧亚大6桥杀入欧洲,横扫巴尔干地区,兵力直指欧洲腹地。东线以唐帝国远征军,特别是海军舰队为主,在迅攻占了加纳里群岛,马德拉群岛之后,又攻占了亚尔群岛,并且在北非登6,准备进攻直布罗陀要塞,打通进入地中海的海上通道。

战争在这一年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在此前一年,法兰西帝国爆革命,革命政府与唐帝国,波斯帝国签订和平条约,退出战争。而在整个第四阶段的战争中,争夺的焦点都在地中海的制海权上。交战双方的主要兵力仍然是海军。

唐历1128年,唐帝国远征军攻占直布罗陀要塞,打通了进入地中海的海上通道。唐历1147年,唐帝国海军远征军炮轰威尼斯,威尼斯共和国投降,退出战争。唐历1152年,波斯帝国远征军与唐帝国远征军横扫中欧平原,结束了瑞典王国在中欧地区长达数十年的霸权地位。唐历1158年,波斯帝国远征军绕道北非,与唐帝国远征军联手进攻西班牙帝国,三年后,西班牙帝国战败。

西班牙帝国战败后,战争平息了八年,大英帝国,荷兰共和国与唐帝国,波斯帝国媾和,希望能够体面的结束战争。唐帝国与波斯帝国也在前面的战争中耗尽了国力。另外波斯帝国皇帝塞留斯六世在唐历1162年驾崩,波斯帝国无心再战。交战双方开始进行和平谈判,不过,在战争还没有结束时的谈判并没有多少效果。

唐历1173年,一艘唐帝国的远洋商船在北大西洋上遭到了悬挂大英帝国国旗的掠夺舰攻击,数十名船员被杀害。这本来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件小事了,问题就在于,一名船员逃了出来,在海上漂浮了三天后被一艘经过的唐帝国巡洋舰捞了上来。这成为了第五阶段战争的导火索。

这一阶段,是唐帝国单独向大英帝国与荷兰共和国宣战的,波斯帝国并没有派兵参战,只是向唐帝国远征军提供了物资等方面的援助。到唐历1175年,唐帝国远征军已经在北大西洋上集中了近百艘主力战舰,其他各类舰船五百多艘,集中了一支拥有五万地面兵力的远征军。

从唐历1175年到唐历1177年,唐帝国远征军先打击的是相对较弱小的荷兰共和国,并且用海军封锁了大英帝国。唐历1177年,阿姆斯特丹被唐帝国远征军攻占,荷兰共和国投降,退出了战争。当年年底,唐帝国远征军在爱尔兰登6,爱尔兰宣布独立,大英帝国在此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唐历1178年秋,在五十多艘主力战舰的掩护下,两万帝国远征军在泰晤士河下游登6,随即唐帝国战舰逆流而上,炮击白金汉宫,大英帝国在十日后宣布投降。这场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战争到此结束。

通过128年的战争,唐帝国不但获得了全球霸权的地位,而且唐帝国海军也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锻炼,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在鼎盛时期,唐帝国的海外领地面积达到了本土面积的1.5倍,唐帝国海军的战舰航行在世界各个大洋上,而飘扬在唐帝国海外领地上的金龙旗永远都在太阳地下。从此唐帝国也得到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

同样,这长持续了128年的海上战争也让唐帝国元气大伤,五十多万海军将士在这场战争中阵亡,其中不少是祖孙五代同为帝国赴难。后来,帝国海军在大沽港外建立了一座海军军人公墓,在宁波建立了第二座海军军人公墓,这也就是帝国海军军人公墓的来历。而战争的直接结果,是唐帝国在东方世界的影响力反而迅降低,对日本这类怀有狼子野心的国家不再具有统治能力了。

这场战争对整个欧洲地区今后数百年的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瑞典王国的没落,以及遭殃及的神圣罗马帝国的没落,欧洲中部地区分裂成了数十个小国家。原来的莫斯科大公国迅展成为俄罗斯帝国,并且在欧洲东部地区迅扩张,其触角一度深入了欧洲中部地区。威尼斯共和国没落后,亚平宁半岛上的数个王国迅强大,特别是撒丁王国的崛起,意大利王国出现了统一的征兆。法兰西帝国革命遭到镇压,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出现在了法兰西,他就是后来几乎统一了欧洲大6的拿破伦。荷兰共和国在欧洲海域的商运统治地位瓦解,大英帝国迅的取代了荷兰共和国,成为欧洲地区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帝国战败,导致了葡萄牙王国的崛起,两国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三十多年。可以说,从唐历1178年开始,欧洲大6陷入了战国时代。

此时,在世界的东方,唐帝国并没有因为胜利而获得多少好处。反而因为在上百年时间里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了世界的西方,忽略掉了身边的一个严重的危险,同时还忽略掉了新大6上的变化,可以说,这场持续了一百多年的东西方战争,实际上没有给唐帝国带来任何好处。

唐历1184年(公元18o2年),日本再次出兵进攻朝鲜,反叛唐帝国,谋求西太平洋海上霸权。唐帝国与日本持续了近百年的战争爆。这场战争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唐历1184年到唐历1211年。唐帝国主要采取战略防御,在朝鲜半岛,以及琉球群岛,东南亚地区等地与日本僵持。同时,唐帝国迅做了战争动员,将部署在西方的远征军抽调了一大半回来。而在这一阶段中,双方争夺的焦点是汉城与琉球岛这两个地方。

争夺汉城的战争打了三次,前两次唐帝国都以防御为主。唐历12o8年爆的第三次汉城战役唐帝国在防御稳固后采取主动进攻。因此,第三次汉城战役也被称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开始,到唐历1211年,唐帝国用了三年的时间将入侵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赶出去,而朝鲜国王也重新回到了汉城。

争夺琉球岛的战役打了两次。第一次是唐帝国海军历史上的一大耻辱。从大西洋远道回来的舰队在巴士海峡遭遇日本舰队伏击,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结果唐帝国不得不放弃了反攻琉球岛的计划,并且在唐历12o1年将驻守琉球岛的两万多军队撤了出来。唐历121o年,唐帝国海军开始反攻,重点就是琉球岛。光复琉球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唐历1211年春,到年底,琉球群岛全部光复。

从唐历1211年到1222年是为期十一年的休战期。日本数度想与唐帝国媾和,唐帝国也需要时间恢复国力,因此双方之间没有爆大规模战役,小规模冲突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到唐历1222年,唐帝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远征日本,而日本也在西方列强的帮助下恢复了元气,建立起了一支拥有四十多艘主力舰的强大海军舰队,其地面兵力扩充到了五十万,准备与唐帝国评死一战。

战争的第二阶段,也是双方的僵持阶段。海洋是主要的战场。在此期间,双方海军爆了十二次大规模海战,第三次琉球岛海战,宫古岛海战,两次济州岛海战,对马岛海战,朝鲜海峡海战,吕宋岛海战等等。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扶持下,勉强的应付着唐帝国强大的进攻。

唐历1244年,唐帝国与朝鲜王国联军登6对马岛,第二阶段战争进入了**,双方围绕着对马岛打了四次大规模海战,并且在这座岛屿上鏖战近两年。对马岛争夺站后期,唐帝国派遣五万远征军登6,最后在唐历1246年攻占了对马岛,然后在唐历1247年攻占壹歧岛。

从唐历125o年到唐历127o年的2o年间,唐帝国内部爆了一系列小规模动乱,主要就是持续不断的战争导致唐帝国不堪重负,百姓负担非常沉重,国内反战呼声非常强烈,并且最终导致唐历125o年的长沙暴动,1252年的重庆暴动,1253年的福建农民暴动,以及1254年的广州工人起义。国内动荡打乱了唐帝国的战争安排,同时不得不将更多的军队用来镇压国内暴乱。到唐历127o年,暴乱平定下来的时候,日本也已经恢复了元气,西方列强也纷纷崛起,唐帝国错失了消灭日本的最佳机会!

唐历1271年,日本海军偷袭那霸港,战争再度爆。而唐帝国国内动乱已经平息,而且有了十多年的修养机会。战争进入第三阶段,决定胜负的阶段。

唐历1273年,唐帝国海军取得第四次琉球岛海战的辉煌胜利,日本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唐帝国海军夺取了西太平洋制海权。唐历1274年,鹿儿岛海战爆,日本海军残存战舰几乎全部被摧毁,唐帝国海军开始封锁日本沿海,并且一度杀入日本内海,炮轰日本沿海工业重镇,封锁日本内海港口。唐历1277年,唐帝国远征军登6九州岛,拉开了全面反攻的序幕。唐历1281年,唐帝国海军舰队杀入东京湾,炮击日本皇宫,当年秋,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日本承认战败。

实际上,唐帝国与日本的战争的本质仍然是唐帝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战争。西方列强在遭受了一次惨痛的教训之后,知道在实力不够强大的情况下无法正面抗衡唐帝国与波斯帝国。因此,西方列强选择扶持日本,鼓动日本的野心来对抗唐帝国。在整个唐日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向日本输送了大量的战争物资,并且通过贷款等方式向日本提供了数十亿元的战争经费。特别是到了战争后期,几乎所有的日本海军主力战舰都是由西方列强提供的。换句话说,西方列强是借日本之手在消耗唐帝国的国力。相比而言,唐帝国并没有在这场战争中向波斯帝国求援,因为历史上,东方的海洋就是唐帝国的势力范围,唐帝国绝不允许任何列强到东方来与自己竞争,就连盟友也不例外!

唐帝国再次赢得了胜利,却也只是一场惨痛的胜利。到唐历1281年战争结束的时候,唐帝国已经是遍体鳞伤,这一年唐帝国的经济水平仍然维持在唐历115o年左右的样子,也就是说,在长达13o年间,唐帝国几乎没有得到多少展!相反,在这13o年间,西方列强的经济翻了至少二十倍,而几个主要西方列强的经济总和甚至过了唐帝国。虽然在一战爆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唐帝国的经济展度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到唐历1295年,唐帝国占了全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过了西方列强的经济总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时候,此时的“日不落帝国”已经走向了夕阳时期,唐帝国将要面临最严重的挑战了。】

【作品相关第一次全球战争(倒唐战争)

唐历1285年(公元19o3年),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以及日本四国秘密达成“倒唐同盟”,共同将矛头指向了唐帝国与波斯帝国。

这四个新兴帝国都谋求获得等多的海外利益,并且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要求唐帝国与波斯帝国这两个最古老,最强大的帝国均分世界利益。大英帝国的主要述求是唐帝国与波斯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及全球贸易份额。法兰西王国的主要述求是欧洲大6的霸权,俄罗斯帝国则想得到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广袤土地,日本则仍然在谋求西太平洋上的霸权地位。

这四个国家的主要对手都是唐帝国,以及在唐帝国支持下的波斯帝国。四个国家通过达成战略同盟,以及实际上的军事同盟共同向唐帝国施加压力。世界局势再度紧张,唐帝国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威胁。

唐历1287年(公元19o5)年,唐帝国与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结成三方同盟,共同对抗另外四个帝国的威胁。德意志帝国因为要对抗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以及意大利王国这三个强大的国家来自6地上的威胁,因此并无多少海外利益,国家安全更为重要。因此,德意志帝国与唐帝国同盟,共同应付法兰西王国与俄罗斯帝国。

至此,第一次全球战争的格局基本成型,世界上最强大的七个国家开始了紧张的扩军备战。从唐历1285年开始,到唐历1296年,七个主要帝国的军费开支一直在以每年近两成的度增长,而且军队规模一直在扩大。特别是海军方面,历史上,这十一年时间被称为“造舰十年”。除德意志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之外,其他五个帝国在这十年总建造的战舰总吨位,过了过去一百年间建造的所有战舰的总吨位。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期,到唐历1295年的时候,唐帝国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三成,波斯帝国为三成五,德意志帝国为三成,日本为三成五,俄罗斯帝国为三成五,法兰西王国为三成,大英帝国为二成五。换句话说,这七个国家所支出的军费,占到了当年世界总产值的近两成了。战争已经无法避免,而最后所欠缺的,只是一个引战争的导火索而已。

唐历1296年(公元1914年),唐帝国皇帝与内阁相先后批准了战争计划。当年初,唐帝国以日本为能履行“唐日战争”后所签订的条约为由,正式向日本宣战。次日,波斯帝国正式向日本宣战。两日后,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以及俄罗斯帝国先后向唐帝国与波斯帝国宣战。同时,唐帝国与波斯帝国也向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宣战。次日,德意志帝国向四个国家宣战。第一次全球战争爆了。

战争初期,唐帝国制订的基本战略是,先东后西。先消灭东面的日本,在西面的6地战场上采取守势,由德意志帝国牵制住俄罗斯帝国,波斯帝国从南面进攻俄罗斯帝国。而在大西洋上,唐帝国的舰队以开普敦为后方基地,先拖住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的舰队,等到帝国海军收拾掉了日本之后,海军舰队进入大西洋,从海上威胁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迫使两国投降,最后在6地上收拾掉俄罗斯帝国。

这一战略计划与唐帝国当初对付西方列强时的计划有很大的相似性,即竭力避免大消耗,大损失的地面战争,尽量挥帝国海军的实力,通过控制海洋来获得最后的胜利。整个战略核心是围绕着海军展开的。不过,这已经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世界了,唐帝国还过低的估计了对手的战争决心,低估了日本的抵抗能力,导致了唐帝国在后面的一系列惨痛失败。

战争进入到第二年的时候,地面战场上的情况变得对唐帝国一方极为不利,特别是在欧洲战场上,局势正在迅的恶化。

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先集中力量在欧洲大6上对付德意志帝国,战线一度被推到了莱茵河东岸,进入了德意志帝国本土地区。最后,德意志帝国投入了15o万地面部队,数万门火炮,在莱茵河上稳定住了阵脚。一年之内,德意志帝国就与两个强大的对手打了三场大规模战役,其中科布伦茨战役,德意志帝国损失24万人,科隆战役,德意志帝国损失21万人,韦瑟尔战役,德意志帝国损失18万人。虽然最后德意志帝国在西线稳住了局势,不过代价是极为惨重的。当时德意志帝国6军的455个师中,有32o个部署在西线战场,或者是本土的西部地区,七成火炮也都投入到了西线战场上。结果就是,德意志帝国无法按照唐帝国的战略计划,在东线上牵制住俄罗斯帝国,反而要应付俄罗斯帝国的猛烈进攻。

俄罗斯帝国也将重点先放在了德意志帝国身上,不过俄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双方的战线一直稳定在维斯瓦河一线。德意志帝国用9o个师挡住了俄罗斯帝国两百多万地面部队的进攻。不过,问题是,德意志帝国只剩下了不到5o个师的战略预备队,就算不陷入三线作战的境地,只要这一情况持续下去,德意志帝国都将因为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去顶替损失惨重的前线部队,而在一年之内战败。

在此情况下,唐帝国与波斯帝国迅修改了战略计划,加强了对俄罗斯帝国的地面进攻,迫使俄罗斯帝国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东线与南线上来。半年之内,唐帝国在奥伦堡到阿特劳这条战线上投入了12o万地面部队,取得了两次重大胜利,一度将战线推进到了萨马拉到阿斯特拉罕一线,迫使俄罗斯帝国不得不将原本用来去增强西线进攻的地面部队投入到东线战场上来。

同期,波斯帝国大军翻越了高加索山脉,连续攻占了巴库与马哈奇卡拉,数十万波斯帝**队向罗斯托夫方向推进。俄罗斯帝国不得不在南线战场上增兵5o万,以应付波斯帝国的进攻。

唐帝国与波斯帝国的进攻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德意志帝国受到的压力,到后来,德意志帝国仅在东线部署了不到4o个师,抽调了5o个师作为预备队,巩固了西线战场。

同期,唐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与日本海军围绕着济州岛,与屋久岛这两座岛屿的控制权爆了两场海战。虽然最后唐帝国并没有能够攻占这两座岛屿,而且也没有给予日本联合舰队重创。但是,这两次战役稳住了唐帝国在西太平洋上的霸权地位,并且迫使日本海军转为内线防御,放弃了在琉球群岛与唐帝国海军争夺制海权的意图。

战争进入到了第三年,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的联合舰队次在大西洋上挑战了唐帝国的第四舰队与独立舰队。虽然数次海战都不算激烈,唐帝国海军的强大舰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住了在大西洋,特别是在中大西洋与南大西洋上的制海权,不过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的海军舰队已经对帝国在大西洋上的存在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年初,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远征军攻占了唐帝国在地中海的唯一据点――直布罗陀要塞,数千帝国守军几乎全部阵亡。随着直布罗陀要塞沦陷,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的大西洋舰队可以方便进出地中海,从而威胁到波斯帝国的西部地区。战局也就在这个时候生了巨变。

同年中期,大英帝国远征舰队进入马尔马拉海,炮轰伊斯兰堡。随后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的远征军在伊斯兰堡附近登6,切断了波斯帝国与其欧洲部分领土的6上通道。大英帝国远征舰队进入黑海,炮轰被波斯帝国占领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波斯帝**队被迫撤出克里米亚半岛,撤退到了大高加索山脉北面的克拉斯诺达尔。同时,波斯帝国将主力转移到了小亚细亚半岛,投入了数十万大军与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的远征军争夺伊斯兰堡,努力打通与欧洲领土的联系通道。

下半年,波斯帝国部署在拉塔基亚,特里波利,贝鲁特三个港口的海军舰队遭到了大英帝国与法兰西王国舰队的突然袭击,波斯帝国地中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同时波斯帝国也失去了在地中海东部的制海权。

年底,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的远征舰队炮击亚历山大港,并且在尼罗河三角洲登6。波斯帝国驻军被迫退守苏伊士运河东岸。虽然,直到战争结束,波斯帝国仍然控制着西奈半岛,不过波斯帝国的海军战舰,唐帝国的舰队也无法再从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了。

这一年,唐帝国在西线地面战场上投入的地面兵力已经达到了25o万,不过进攻收效甚微。如同欧洲西线战场一样,唐军与俄罗斯帝**队在奥伦堡到阿斯特拉罕这条战线上陷入了苦战之中,双方均无法迅突破对方的壕堑网。

为了稳住波斯帝国,唐帝国派遣了近8o万地面部队支持波斯帝国在对俄南线战场,以及苏伊士运河战场,伊斯兰堡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当时,在整个亚洲战场上,唐帝国投入的地面兵力已经占到了总兵力的七成左右,这是唐帝国最不愿意扮演的角色。

西太平洋上,唐帝国花了半年的时间,攻占了屋久岛与种子岛,为此损失了近五万海军6战队官兵。不过,这也同时切断了日本海军舰队南下的通道,将日本海军舰队压缩到了其本土附近海域。

当年年底,唐帝国大西洋远征舰队,即之前的第四舰队与独立舰队协同一支有一万五千人的6战队进军直布罗陀要塞,准备夺回这座扼守着地中海咽喉的要塞,迫使英法舰队离开地中海,减轻波斯帝国在海防方面的压力,并且支援波斯帝国对伊斯兰堡的进攻行动,改变整个亚欧战场的局面。

战争进入到第四年的时候,唐帝国海军遭受了最大的一次失败。大西洋联合舰队在马德拉群岛附近海域遭遇英法联合舰队。这是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海战,海战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这场战争的最后结果。

唐帝国大西洋联合舰队拥有24艘主力舰,12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以及24艘驱逐舰,其规模已经过了帝国用来对付日本的第一舰队,以及镇守南洋地区的第二舰队。英法联合舰队则拥有27艘主力舰,14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3o艘驱逐舰。这也几乎是两国海军战舰总规模的八成。

双方势均力敌,不过英法联合舰队早就确定了这一海战战场,而唐帝国舰队则是从黄金海岸出,航行了数千公里,再与敌舰队接战的。战斗从一开始就对大西洋联合舰队极为不利,在上午的战斗中,舰队就损失了至少四艘主力舰,并且被迫开始南下撤退。随即英法联合舰队进行追击。在撤退过程中,唐帝国舰队司令官犹豫不决,没有当机立断的抛弃数艘航较慢的战舰,主动退回到黄金海岸,然后再寻找战机,结果被英法联合舰队追上。

决战生在加拿利群岛北面海域。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虽然唐帝国海军将士奋勇作战,将其能力挥到了极限,但是结果仍然是残酷的。大西洋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有3艘度稍快的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以及12艘驱逐舰逃回了黄金海岸,并且随后撤往开普敦,其余战舰全部被击沉,或者是被毁。英法联合舰队损失了8艘主力舰,以及另外二十多艘战舰,取得了海战的胜利。

这场海战的直接结果是唐帝国失去了在大西洋上的制海权,反攻欧洲大6也变得遥遥无期。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间接后果。在唐帝国失去了威胁欧洲大6的资本后,意大利王国,西班牙王国在半年后先后向唐帝国宣战。而且,这最终影响到了美利坚合众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倾向。可以说,整是这场海战,让唐帝国不得不在最后被迫跟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的停战条约,从而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宝座。

这场海战也让唐帝国决定收缩战线,特别是在西方战线上,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海军舰队在年底就全部撤出了大西洋,退守科伦坡。而由大英帝国舰队,法兰西王国舰队,西班牙王国舰队,意大利王国舰队组成的西方联合舰队在当年年底就进入了印度洋,一路高奏凯歌,战线逼近了帝国的内层防御圈。

地面战场上,随着唐帝**队的到达,波斯帝国光复了伊斯兰堡,恢复了之前中断的与德意志帝国的6上通道,大批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了已经快要油尽灯枯的德意志帝国。不过,随着意大利王国参战,德意志帝国的南线也变成了战场。如果意大利王国的军队能够有英法军队一半的战斗力的话,那么德意志帝国肯定投降了。

随着欧洲战局的恶化,唐帝国不得不派遣一支25万的地面部队前往德意志帝国,参加欧洲的地面战争。而这25万唐帝国6军的到达,为稳定德意志帝国的战线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至少,德意志帝国不需要再为南线的安全而担心了。

可以说,这一年的战局在海6两个方面上体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唐帝国海军遭受了一次惨痛的失败,并且丢掉了大西洋的制海权。不过,在6地上,随着唐帝国的战争工业全面进入战时状态,而且唐帝国的国内动员也已经全面展开,庞大的工业实力,以及人力资源的优势体现了出来。唐帝国在地面战场上已经稳住了阵脚。现在,所剩的就是在海面上取得一次胜利,然后迫使“倒唐联盟”投降。

战争的第五年,也就是唐历13o1年(公元1919年),这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战争双方都已经拼出了最后的一份力气,而且随着各条战线上的战局逐渐明确化,胜负结果也快要出来了。地面战场就如同一台巨大的绞肉机一样,交战双方修建的壕堑网就是士兵的坟墓,在没有办法对付壕堑网的情况下,地面战场上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交战双方都经受不起惨重的人员损失。海战却是一个未知数。虽然唐帝国已经退出了大西洋,退守印度洋,不过唐帝国海军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没有任何人敢于肯定唐帝国将在海上遭受彻底的失败,因为数百年来,唐帝国就从来没有在海洋上败给过任何一个对手。

年初,西方联合舰队进攻科伦坡,科伦坡港的唐帝国战舰全部撤往狮城,编入了姜邦国将军指挥的第二舰队。同时,帝国海军司令部做出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狮城,并且将海上战线稳定在南洋地区,绝不能让西方联合舰队威胁到帝国本土。姜邦国收到的是一条死命令,如果狮城失守,或者是帝国本土防线崩溃的话,他恐怕连以死谢罪的资格都没有。

同时,日本联合舰队也蠢蠢欲动,准备趁西方联合舰队威胁唐帝国南线的时候,与帝国海军第一舰队决战。当时,指挥帝国海军第一舰队的是刚刚调来的萨季亭上将。而这场唐日海军之间的决战成为了整个战场上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唐帝国海军获胜,那么日本很有可能第一个投降,特别是随着唐帝国开始准备登6九州,四国时,日本海军失败就意味着日本战败。如果唐帝国海军战败,那么唐帝国将在东面与南面同时受到来自海洋的威胁,唐帝国也就输掉了这场战争,并且将直接沦落为三流国家,恐怕数十年之内都无法与其他列强争夺世界霸权了。

日本联合舰队在一月初离开了东京湾,寻找唐帝国第一舰队决战。萨季亭也已经率领第一舰队离开了那霸港,前去寻找日本联合舰队决战。此时,双方的势力其实相差无几,其中,最重要的主力舰各为18(唐)与16(日)艘,其他辅助战舰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因此,谁也无法判断这场海战的胜负。

2月初,双方在八仗岛附近海域遭遇,战斗立即爆。第一舰队抢先占据了“T”字头,所有主力舰也完成了战斗准备。日本联合舰队的动作慢了大概半个小时,而这半个小时就将是致命的。

在半个小时的激烈炮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的4艘主力舰遭受重创,先后退出战斗。而第一舰队则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双方的实力对比变成了18比12,而主炮的数量对比则达到了2比1左右。显然,第一舰队已经具备了取胜的基础,日本联合舰队则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随后,日舰队的驱逐舰动了鱼雷攻击,希望能够打乱唐帝国舰队的战线,为自己的主力舰争取到反败为胜的机会。第一舰队的驱逐舰也在同一时间从两侧冲锋,准备用鱼雷攻击日舰队,而为主力舰护航的重巡洋舰(对付驱逐舰最厉害的战舰)则纷纷从舰队战列线中杀出,挡在了主力舰前面。结果,进攻的22艘日本驱逐舰被击沉击毁了14艘,虽然有5艘第一舰队的重巡洋舰被日本驱逐舰射的鱼雷击沉或者是遭到重创,不过第一舰队只有一艘主力舰被击中一条鱼雷,被迫退出战斗。而在第一舰队的鱼雷攻击中,日本联合舰队再次损失三艘主力舰。

双方实力对比瞬间变成了17比9。第一舰队以两艘战列舰对付一艘日主力舰。而日本舰队的巡洋舰,驱逐舰都已经无法对第一舰队构成威胁了。这样的战斗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天黑之前,日舰队最后5艘遭受重创,主炮几乎全部被摧毁,不过还具有航行能力的主力舰撤出了战场。随后,第一舰队展开追击,在日本联合舰队退入东京湾之前,又有两艘日主力舰被击沉,其中一艘是被帝国海军的潜艇击沉的。

八仗岛海战以帝国海军的全面胜利结束。在这一天的战斗中,日本联合舰队中,8艘主力舰被击沉,另外8艘主力舰遭到重创,至少都得在船坞里躺上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日本海军失去了本土附近海域的制海权,并且都退缩到了东京湾内,而日本在横滨的海军造船厂根本就没有办法同时为8艘战列舰提供修理服务。换句话说,日本海军已经被“消灭”了,现在的问题是,唐帝国何时迫使日本投降。

第一舰队的胜利是决定性的。当年3月,第一舰队杀入东京湾,炮轰横滨,横须贺,东京三处的船坞与船厂,4艘正在维修中的日主力舰全部翻覆,另外还摧毁了大量停靠在港口内的舰船。月底,第一舰队再次进入东京湾,这次重点炮击了东京市,对日本天皇皇宫的集中炮击几乎摧毁了这座宫殿群。到4月中旬,帝国海军6战队已经在九州岛,四国岛登6,另外一支大约有5万人的海军6战队进入了东京湾,4月下旬在川崎登6,然后在第一舰队的掩护下向东京推进。

5月初,日本天皇宣布向唐帝国投降,日本第一个战败。这对整个第一次全球战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这是整个战争期间第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唐帝国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在其他各战线都没有获得好的战果的情况下,迫使日本投降,让唐帝国终于可以将东部战线上的兵力撤出,投入到其他方向上去了。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自然是帝国海军最为强大的第一舰队!

第一舰队在6月初回到了那霸,接着开始对各战舰进行检修,一部分老旧的战列舰还返回了大连,青岛,松江三地进行短期的快改装。8月中旬,第一舰队云集舟山。此时,第一舰队已经拥有了21艘主力舰,其中4艘主力舰是刚刚建成的新型战舰。

同期,第二舰队也在南洋地区与西方联合舰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西方联合舰队在2月初的时候就进入了马六甲海峡,并且炮轰狮城。姜邦国将军留下了5万地面部队(其中有4万帝国海军6战队官兵)坚守狮城,他则率第二舰队离开了狮城,出海寻找西方联合舰队决战。当时第二舰队只有12艘主力舰,其他辅助舰艇四十余艘,而西方联合舰队拥有42艘主力舰,其他辅助舰艇过了8o艘。

恐怕,没有任何人相信第二舰队能够守住帝国的南大门,甚至连帝国相,皇帝都觉得,第二舰队去迎击西方联合舰队,这简直是在以卵击石。不过,姜邦国却证明了第二舰队绝不是那种害怕敌人的舰队。

在2月下旬的一次夜战中,第二舰队让敌人尝到了帝国海军炮弹的滋味。趁西方联合舰队炮击狮城的机会,第二舰队动了一次突然袭击,在三个小时的炮击中,西方联合舰队的5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还有十多艘其他战舰遭到重创,其中7艘主力舰被迫返回科伦坡进行维修。而当时帝国海军在撤离科伦坡的时候,已经炸毁了港口里的所有维修设施,结果这7艘主力舰到当年年底才基本上修复了动力系统,受损的主炮却必须要返回国内维修,从而错过了后面的科伦坡海战。

这场战斗最大的意义是,西方联合舰队意识到了唐帝国第二舰队的存在,对他们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当时唐帝国在南洋地区有数十个港口与基地,第二舰队可以方便的得到物资补给,并且能够借助这些港口,基地对西方联合舰队动出其不意的攻击。而西方联合舰队如果要逐一拔除这些港口与基地的话,不但要消耗很多的时间,而且会给第二舰队提供大量的突袭机会。因此,西方联合舰队司令官做出的决定是,先消灭第二舰队,然后再攻占狮城。

这就是姜邦国所需要的机会。在接下来的近7个月的时间中,第二舰队借助帝国海军在南洋的基地网络,以及该地区密布的岛屿,复杂的海况等等条件,与西方联合舰队打起了海上游击战。并且先后在勿里洞岛,淡美兰群岛,以及阿里巴斯群岛附近海域与西方联合舰队生海战。其中阿里巴斯海战的意义最为重大。在这场海战中,第二舰队虽然损失了4艘主力舰(其中两艘沉没),不过却重创了对手6艘主力舰,同时迫使西方联合舰队返回科伦坡补充弹药与燃料。狮城受到的威胁也被解除了。

到当年9月中旬时,第一舰队到达狮城,与第二舰队汇合,两支舰队成立了帝国联合舰队,由萨季亭担任舰队司令,姜邦国为参谋长。此时,交战双方在该地区的主力舰对比为29(唐)比27(西),其他战舰数量相差不大。从这一点上来看,双方舰队的实力是旗鼓相当的。不过,帝国海军是在自己最熟悉的海洋上作战,而且经过了前面半年多的一系列战役,帝国海军士气如虹,特别是第一舰队的各艘战舰都进行了维修与改装,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相反,西方联合舰队在进入南洋地区的作战行动一点都不顺利,而且还有15艘主力舰遭到重创,且其在外活动时间已经过了一年,士气低落,各战舰的状态都有所降低。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帝国海军已经具备了反败为胜的基础。

双方的第一场战斗是在安达曼海爆的。结果西方联合舰队的一支侦察舰队的4艘重巡洋舰,8艘驱逐舰成了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战列舰热身的最好目标。接着,随同舰队行动的帝国海军6战队攻占了安达曼群岛上最重要的几座岛屿,恢复了岛屿上港口,为联合舰队建立起了前进补给基地。

到了年底,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已经控制了孟加拉湾的制海权,而帝国内阁也要求海军尽快取得印度洋的制海权,这样战略物资才能够通过海运送往波斯帝国。萨季亭大将在年底确定了科伦坡战役,决定趁西方联合舰队还没有来得及撤出印度洋的机会,在科伦坡附近将其歼灭,为帝国海军最后挥师进军大西洋打下基础。

战争的第六年,也就是最后一年,唐帝国已经显示出了在长期消耗战中的强大潜力,凭借着庞大的资源,强大的人力基础,以及完善的工业体系,唐帝国的战争实力一直稳定在了战争爆之后第三年的水平,而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的战争实力则在被迅的消耗掉,俄罗斯帝国则几乎快要被拖垮了,日本则已经战败,就连新参战的意大利王国,西班牙王国的实力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战争持续下去,那么唐帝国无疑又将笑到最后。

年初,帝国海军联合舰队进军科伦坡,海军6战队先在锡兰岛东面的亭可马里登6,数万6战队开始向科伦坡推进。西方联合舰队不得不准备撤出锡兰岛。此时,帝国联合舰队已经在科伦坡外海严阵以待。

这场海战是没有多少悬念的,帝国联合舰队很早就控制了科伦坡港的出海通道,在西方联合舰队离开港口的时候就遭到了帝国战舰的猛烈炮击。战斗傍晚持续到天亮,再持续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在一天多的战斗中,西南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十多艘战舰逃了出去,35艘主力舰中,28艘参加了海战,结果15艘被击沉,另外13艘被击毁,后被舰员凿沉或者是炸沉。停泊在科伦坡港内的7艘主力舰中,3艘被凿沉,4艘在船台上的被炸毁。不过,这7艘战列舰后来都被帝国海军打捞修复,在战争结束后,除了大英帝国的“君权”号战列舰被拖到大沽港做了战利品进行展览,并且最后被改建成了水上博物馆之外,其他战舰都先后被拆毁。

科伦坡海战之后,海上战局的天平已经倾斜向了唐帝国一方。当时,西方四个海上强国剩下的主力舰已经不到3o艘,而且其中一大半是老旧的装甲战舰,而不是新锐的战列舰。相反,帝国海军在一年之内,至少会有12艘战列舰服役,加上帝国海军现有的近3o艘主力舰,帝国海军在实力上已经有了绝对的优势。

地面战场上,俄罗斯帝国在年中宣布退出战争,单方面与唐帝国,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签订了停战条约。而随着俄罗斯帝国的退出,之前日本的战败,“倒唐同盟”实力锐减,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王国已经难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了。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局势再次生变化,而最终决定战争结果的是美利坚合众国,而不是唐帝国。

8月初,唐帝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在马里亚纳群岛,中途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问题上生了小规模冲突。这三处地方之前是属于日本的,在日本战败之后,唐帝国因为集中力量对付西方联合舰队,因此并没有急于派兵占领这些岛屿。结果,一直独身事外的美利坚合众国出兵占领了这些岛屿,并且将其列位自己的海外领地,甚至一度南下由唐帝国控制的所罗门群岛,向澳洲施加影响力。这些,都触及到了帝国的底线。

唐帝国与美利坚合众国的战争一触即,不过,这绝对将是致命的。美利坚合众国在战争的前几年中大战争横财,向战争双方出售了大量的战略资源,而且还暗中扩展自己的影响力。比如在唐帝国退出了大西洋以及东太平洋之后,美利坚合众国趁机在南美洲地区颠覆了多个亲唐国家的政权,扶持亲美政权,逐步获得了在美洲大6上的统治地位。另外,美利坚合众国还在趁机“进军”非洲大6,施加其影响力。唐帝国对其都一忍再忍,原因很简单,美利坚合众国是世界上第二强大的国家,不论是国家的实力,资源,人口等方面,都是仅次于唐帝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如果美利坚合众国倒向了“倒唐联盟”的话,那么唐帝国就很难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了。

到了年底,唐帝国与美利坚合众国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为此,唐帝国不得不将第一舰队留在了西太平洋,仅仅只派遣得到了加强的第二舰队出征大西洋。因此,唐帝国也就无法在大西洋上获得绝对的实力优势。同时,美利坚合众国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其“中立”的地位,开始向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甚至由自己的工厂来帮助这两个国家生产战争武器。比如,当时大英帝国先明的坦克,就主要是在美利坚合众国制造的,然后再送往欧洲前线战场。欧洲战场上的局势也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唐帝国也在加强对德意志帝国的支持,波斯帝国也派遣了军队在巴尔干半岛上与意大利王国的军队作战,唐帝国远征军已经恢复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并且光复了亚历山大港。不过,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投入,欧洲战场上的形势对唐帝国这一方已经很不利了。

到了1o月底的时候,英法西三国联军依靠坦克突破了德意志帝国在莱茵河上的防线,开始向德意志帝国腹地进军。虽然德意志帝国随后在杜伊斯堡附近投入了5o多万大军动战略反击,同样依靠坦克的支持将战线推进了数十公里。不过欧洲战场上的局势是很明显的,德意志帝国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如果战争再持续两年的话,德意志帝国将如同俄罗斯帝国一样,因为国力衰竭而被迫退出战争。

战争持续到了11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出面调停,表示愿意提供谈判场所,让交战双方进行停战谈判,并且担保交战双方谈判人员的安全。同时,威尔逊还暗示,如果唐帝国不接受停战谈判的话,那么美利坚合众国将以唐帝国的敌人身份参战。

显然,唐帝国无法拒绝这样的“邀请”,如果美利坚合众国参战的话,那么战争肯定还会持续数年,唐帝国还将为此付出数百万官兵的生命,而且最后也不大可能赢得战争,反而很有可能输掉战争。特别是欧洲地面战场上的变化,已经过了唐帝国所能控制的范围。唐帝国海军也无法迅的获得大西洋的制海权。因此,最后很有可能会在美利坚合众国参战之后输掉战争。比起最后失败,一个体面的结局是更容易被接受的。

12月初,交战双方的七个国家(意大利王国与西班牙王国取代了日本与俄罗斯帝国)先后宣布接受美利坚合众国的调停,并且派遣了全权代表前往华盛顿进行停战谈判。交战双方也达成了第一个暂时停火协议,停火期限为三个月,而三个月的谈判将决定战争是否结束。

战火在当年年底就结束了,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艰苦谈判,交战双方达成了一个大体的停战协议。可以说,在这场谈判中,唐帝国的损失是最大,而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取得了巨大的利益。整个谈判持续到了唐历13o3年(公元1921年)底。在最后达成的停战协议中,唐帝国虽然保住了面子,不过却几乎丢掉了一半的海外利益……】

看看作者在文前的历史设定,就可以现在写作时已经对这个世界的架构下足了功夫。现在的近现代历史穿越文穿到过去都是利用熟知的历史走钢丝,一战加入协约,二战加入盟军。而闪烁则创立了一个虚构的地球现状,一场美丽的二战,团结德意志,打倒英米法西意俄反大唐包围圈集团!!

战功臣-“皇帝”级航母】【帝国海军装备概述】

【帝国之威-“尊严”级战列舰】【帝国重巡-“节气”级重巡洋舰】【航母卫士-“李靖”级大型防空巡洋舰】【反潜先锋-“城市”级驱逐舰】

【深海狂鲨-“乙”型潜艇】【坎坷战鹰-“食雀鹰”战斗机】【垂直俯冲-“翠鸟”俯冲轰炸机】【低空霸主-“鱼鹰”鱼雷轰炸机】

【过渡干将-“长江”级航母】【**绝唱-“新省会”级战列舰】【大洋巡航-“江河”级重巡洋舰】【中流砥柱-“湖”级航母。】

这是作者的目录上的作品相关。能够为出场的每种武器都单独写出数千的设计由来、数据分析、战力描述,这样的作者是一种什么精神!!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谈仁皓看到了相当“惊人”一幕,日本的鱼雷轰炸机竟然挂着炸弹,执行水平轰炸任务。这些水平轰炸机的威胁是很小的,真正对第五舰队构成威胁的是那批已经到达了舰队上空的俯冲轰炸机。

为了提高命中精度,水平轰炸机在执行对舰轰炸的时候,其飞行高度都在1ooo米左右,而且还要尽量采用密集编队,通过集中轰炸来摧毁目标。这其实就让它们全都进入了第五舰队防空炮火的打击范围,就算是2o毫米防空机关炮都能够在这个高度上轻易的撕碎轰炸机的机身,更别说4o毫米防空炮了。更重要的是,第五舰队的所有重巡洋舰上的防空火力都得到了加强,扮演的是防空战舰的角色,而那些密集编队飞行的水平轰炸机成为了防空火力打击的最好目标。

日本轰炸机群在战术上犯的这个严重错误让他们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6o余架水平轰炸机在还没有到达航母上空的时候,就已经被舰队里的防空战舰击落了近3o架,其余的轰炸机也纷纷将炸弹投向了舰队外围的护航战舰,然后匆匆返航了。显然,这些日本轰炸机上的飞行员并没有所谓的“武士道”那种不怕死的精神。

谈仁皓最关注的还是头顶上的那些俯冲轰炸机。唐帝国战舰所安装的防空火炮的弊病暴露了出来,过小的仰角让防空战舰上的放空炮无法对付都顶上的轰炸机。而等到日本轰炸机进入防空火炮的打击范围的时候,基本上也已经开始俯冲了。谈仁皓没有干预航母舰长的工作。在这个时候,他是不能去指挥航母的,操作航母规避攻击的事情是舰长的任务,而且航母上的舰长更清楚他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开头顶上的炸弹。

日本的俯冲轰炸机是以四机编队进入俯冲航道的,而其投弹的高度在8oo米左右。这要比“翠鸟”7oo到5oo米的最低俯冲投弹高度高得多,同时也就意味着炸弹命中率降低了很多。这主要是由d3a“99式舰爆”俯冲轰炸机的性能所决定了的。

该机原本计划在唐历1324年服役,不过随着战争爆,日本海军西南联合舰队装备了第一批该种俯冲轰炸机。不过,这些轰炸机都不是最终定型的型号。其设计要求是能够在45o米的高度投弹改出,并且最终俯冲度能够达到24o节以上,俯冲进入高度是4ooo米,俯冲角度在7o到9o度之间。不过,此时西南联合舰队装备的99舰爆只是原始型号,很多设计还没有经过设计完善,以及最后的改进,其改出俯冲航道时的敏捷性降低了很多,因此要求飞行员在8oo米高度就投下炸弹,以免战机坠海,或者是撞上攻击的战舰。

庞大的航母就如同一头笨拙的怪兽一样,躲避着上空落下来的炸弹。俯冲轰炸机在俯冲时会出尖利的呼啸声,而炸弹破空落下的时候,也会出如同笛子般的呼啸声。“太祖”号航母同时遭到了一个中队的99舰爆的攻击,航母一会向左,一会向右,不断的规避着炸弹。

舰桥航空作战部内,所有的军官都抓紧了旁边的扶手,谈仁皓与雷少卿也不例外。航母已经达到了33节的最大度,而且每过十多秒钟就会来一次急转向,在舰身还没有改平的时候,又会转向另外一边。本来航母在快前进的时候也会很平稳,不过现在谈仁皓却觉得像是坐上了一辆疯狂的出租车一样,司机根本就不管会不会撞上旁边的车辆,只知道炫耀自己的驾驶技术。

数枚炸弹先后落到了航母两侧与后方的海里,爆炸产生的水柱有数十米高。每爆炸一枚炸弹,谈仁皓心里就会惊一下,不过也同时松了口气。至少那些日本轰炸机携带的炸弹又少了一枚吧。

此时,最忙碌的要数航母舰岛桅杆上的了望员了。每艘航母的桅杆上都有三名了望员,他们没人手里都有一只对讲机。这些了望员的任务就是观察上空的敌机,以及落下的炸弹,然后将情况告诉给航海舰桥内的舰长,让舰长规避炸弹。这种方法很原始,不过却是最有效的。炸弹落下要十多秒时间,了望员能否及时现敌机,并且判断出炸弹下落的轨迹,将直接决定着航母能否避开攻击。

第一批架99舰爆的攻击全都落空了。此时,另外两批轰炸机对“太宗”号与“玄宗”号的攻击也都结束了。三艘航母都躲过了日机投下的炸弹,虽然有几枚近失弹对“太宗”号航母造成了一定的损坏,不过并没有影响到航母的安全,也没有让航母失去战斗力。此时,航母上的官兵都松了口气,那些水平轰炸机都被驱逐跑了。不过,了望员却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错误,他们没有留意海面上的情况!

日机在退出轰炸的时候,遭到了第五舰队防空战斗机的第二次拦截。这些防空战斗机之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航母在弹雨中“摇摆”。现在,日本战机已经离开了舰队的防空火力网,他们自然不会让那些日本飞行员安全的返回自己的航母。

“鱼雷攻击!”

听到参谋军官的叫声,谈仁皓立即冲到了右侧的舷窗旁。航母的舰岛在飞行甲板的右前侧。当他向海面上看去的,海面下,六条灰色的鱼雷正在靠近战舰,度都非常快,距离已经不到4oo米了。

做任何规避动作都太慢了,这是日本潜艇射的“长矛”氧气鱼雷,其最大航接近5o节,而且在这一航下,射程达到了22千米,该雷直径61o毫米,要比唐帝国海军装备的53o毫米鱼雷大得多,战雷头装药达到了5oo公斤,而其他国家的潜射鱼雷装药也就25o到3oo公斤左右。而“长矛”鱼雷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散的气体极容易溶入海水,因此没有明显的尾迹,战舰上的了望员很难在远处现,而等到现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这六条鱼雷都是从极近的距离上射的,在“太祖”号附近巡逻的一艘重巡洋舰现了日本潜艇的潜望镜,并且迅的招来了两艘驱逐舰。不过,这已经无法阻止射向“太祖”号的鱼雷了。“太祖”号以最大的转弯度向左转向,争取将舰艏朝向鱼雷,不过这都太迟了。4oo米,对于度近5o节的“长矛”鱼雷来说,仅仅需要不到2o秒的时间就能击中航母,而对于度为33节的航母来说,2o秒,仅能航行26o米左右,转向的话,最多转过3o度而已,而六条散射的鱼雷能够覆盖足足六艘航母舰长的范围!

第一枚鱼雷集中了航母右舷靠近舰艏的部位,爆炸产生的强大力量直接将航母右侧重达2.5吨的锚给炸上了天,整个舰艏都被炸变了型,飞行甲板前端也被卷曲了起来。最为严重的是,在航母舰艏留下了一个直径近5米的大洞,附近的2o多名舰员全部牺牲。如果不是航母上的所有水密门都已经关闭的话,光是这个损伤就足以让“太祖”号丧命了。

第二条鱼雷击中了航母右舷舰岛后面的舯部部位。谈仁皓只感到脚下一震,接着整个人都被弹了起来,撞在了天花板上,然后再率在了地板上。舱室里的十多名参谋军官几乎都被震飞了,谈仁皓也在这个时候失去了知觉。这条鱼雷在航母右侧动力舱上留下了一个大洞,位于右侧的四台锅炉全部停机,航母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动力,而且在两分钟之内就近水1ooo吨,导致航母严重左倾。

第三条鱼雷大概是命中了航母右侧尾部的螺旋桨的传动轴。虽然没有直接命中舰体,不过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直接损坏了三根螺旋桨的传动轴,仅剩下了最左侧的螺旋桨还能够继续工作,同时在舰艉上留下了一个不大的窟窿。

“太祖”号遭到鱼雷攻击的时候,护航的那艘重巡洋舰已经朝着伸出海面的潜望镜开炮了。当时舰队处于防空作战状态,舰队编队非常密集,而且驱逐舰这类防空火力薄弱的战舰都被安排在了舰队外围。重巡洋舰上是没有深水炸弹的,而且也没有探测潜艇用的声纳。就算重巡洋舰上的官兵都急得跳脚了,他们唯一的武器就是将放空炮的炮口对准潜艇的潜望镜开上几炮(主炮的俯角太小)。

十五分钟之后,四艘反潜驱逐舰赶了过来,舰队里的其他战舰也都散开了。“太祖”号航母仅仅只能以8节的度缓慢航行,而且战舰右侧进水非常严重,接替受伤舰长的参谋长已经下令关闭了所有受损区域附近的水密门,同时向战舰左侧注水,以让航母恢复平衡。航母上的十多台抽水机都在全运转,将战舰里的水抽出去,以减缓航母下沉的度。“李靖”号大型巡洋舰也靠了过来,将一根电缆连接到了航母上。因为航母上的三个动力舱已经有两个进水,旁边的电机舱也受到了影响(这是“皇帝”级航母在设计时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结果导致抽水机无法全功率工作,不得不依靠其他战舰提供的电力来排水。

动袭击的日本潜艇根本就没有时间逃出舰队反潜驱逐舰的打击范围。而且这附近的最大水深过了2oo米,而日本最好的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也才15o米左右。四艘反潜驱逐舰如同主人受到了攻击的看门狗一样,疯狂的在海面上搜索着。很快,就有两艘驱逐舰开始投放深水炸弹。随着一下下沉闷的爆炸声传来,海面上也腾起了一股股的白色水柱。唐帝国的驱逐舰上都装有至少数十枚深水炸弹。这些驱逐舰让日本潜艇溜了进来,就已经失职了,现在他们如果还找不到日本潜艇的话,那这些驱逐舰的舰长肯定要受到惩罚。

谈仁皓很快就被转移到了“李靖”号上,他仍然处于昏迷状态之中,开始爆炸那一下,让他连续两次撞在了钢板上,而且在落下的时候,头部先着地。万幸的是,脖子没有摔断,不然帝国海军就要损失一名精英人才了。

伍显昱直接接过了舰队的指挥大权,他只迟疑了两分钟,然后就下令舰队全返回舟山港,同时让防空战斗机在另外两艘航母上降落,补充燃料后再次起飞,负责警戒。随后,他留下了两艘重巡洋舰,四艘驱逐舰伴随遭到重创的“太祖”号航母返回舟山。伍显昱可不敢拿第五舰队的全部家当做赌注,就算遭到了损失,最多也只是“太祖”好完蛋。

“李靖”号迅的脱离了“太祖”号航母。此时,没有人相信这艘遭到了重创的航母能够回到舟山港,因为航母的进水度远远大于排水度,而且好几道水密门已经损坏了,根本就无法阻止海水在舰体里蔓延。

负责指挥第二波轰炸机的是邓子少校。这一波轰炸机机群中有24架“鱼鹰”,24架“翠鸟”,而为其护航的是24架“食雀鹰”。邓子并不知道舰队遭到攻击的消息,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务,那就是送日本西南联合舰队的航母一程,完成罗晋明上校与张鼐鼎少校没有彻底完成的任务。

机群在到达预定的海域时,并没有立即现日本舰队。24架护航战斗机随即分散搜索,很快,就在舰队东面现了正在以24节度向日本本土方向返航的日本舰队。邓子随即率领机群向日本舰队扑去,而等他看到了海面上的那些战舰的时候,心里也是大吃一惊,三艘日本航母中,只有“凤翔”号损失比较惨重,而“赤城”号与“加贺”号还能够跟上舰队的度,而且,“赤城”号上还有战斗机正在升空!换句话说,张鼐鼎少校他们动的第一波轰炸并没有能够击沉这三艘航母,只是让这三艘航母受到了损失而已。

邓子没有任何迟疑,他将俯冲轰炸的任务交给了第二俯冲轰炸机中队的上尉军官,自己则带着另外23架“鱼鹰”迅的降低了高度,朝着日本舰队中的航母扑去。

在日舰队上空巡逻的“零战”立即就现了杀来的机群,接着,在轰炸机群上空掩护的“食雀鹰”也俯冲了下来,掩护轰炸机群接近日本舰队,阻拦那些执行拦截任务的“零战”。

在拦截空战中,“零战”的度是其最主要的“武器”,不过,“零战”的俯冲性能根本就没有“食雀鹰”好,其在俯冲时的可操作性非常糟糕,甚至很难以控制,另外,“零战”的低空性能并不是很好,这主要是由其动机功率过小而造成的。相反,盘旋下降的“鱼鹰”的低空性能非常出色,虽然其敏捷性没有战斗机那么好,特别是在挂上了16oo公斤重的鱼雷后,其敏捷性已经非常糟糕了。不过,这种专门为低空轰炸设计的战机在接近海面的高度上的可操作性是非常出色的。

邓子先放过了最接近的“凤翔”号,他对这种小型航母没有一点“兴趣”,他的目标是“凤翔”号后面的“赤城”号。他带着小队里的另外七架“鱼鹰”在海贴近海面的高度上迅穿行着。八架“鱼鹰”成梯形编队,这样在投雷的时候,前面的战机不会挡住后面的战机,同时还能够保证编队里的战机可以自由脱出。

这八架以低空逼近的“鱼鹰”立即引起了日舰队里防空战舰的重视。有了上一次的教训,现在这些日本防空战舰都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纷纷以猛烈的炮火来“招呼”这些带着“匕”的“刺客”。同时,迅跟进的“零战”也了疯的想拦截下这八架“鱼鹰”。

在进入舰队防空火力网之前,两架位于最左侧的“鱼鹰”被“零战”的炮火击中,2o毫米机关炮炮弹打在海面上溅起了一朵朵的水花。两架战机上的四名飞行员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鱼鹰”就如同折断了翅膀的大鸟一样,一头就扎进了1oo米下的海水里,而里面的飞行员在飞机坠海之前就已经被机关炮的炮弹撕成了碎片。

邓子的目光已经集中在了侧影巨大的“赤城”号上,他甚至没有现已经有两架友机被击落了。而另外六架“鱼鹰”在进入了舰队防空火力网的时候,紧追而来的“零战”立即拉起,停止了追击。显然,那些日本战斗机飞行员此时也知道,如果进入防空火力网的话,他们也会被当作敌机给拦截下来。

六架“鱼鹰”在海面上翱翔着,它们的目标就是那条巨大的“鲸鱼”。当初,帝国海军给这种鱼雷轰炸机命名的时候,就是希望其如同鱼鹰一般,在海面上翱翔,然后伸出利爪,抓住海里的大鱼。

邓子对自己的座机非常熟悉,同时他也对自己的技术非常有信心。“鱼鹰”帖海飞行时的度接近22o节,是当时世界上度最快的鱼雷轰炸机之一。而以这种度飞行时,周围的防空战舰上的防空火炮的旋转度根本就追不上。这是“鱼鹰”突破敌舰队防御的最好办法。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鱼鹰”都能做到这一点。

在距离“赤城”号8oo米左右的时候,邓子仍然没有下达投雷的命令,他要把距离再拉近一点,“剑鱼”鱼雷的最近投放距离已经缩小到了3oo米,他要在这个距离上投雷,这样“赤城”号几乎没有办法规避鱼雷。其他五架“鱼鹰”上的飞行员也都跟着邓子继续向“赤城”号逼近,准备在最近距离上投雷。

位于“赤城”号右舷的是“足柄”号重巡洋舰。这是一艘在一战后建造的重巡洋舰,不过在战争爆之前已经进行过三次改装,最后一次改装就是为其加装了2o多门防空机关炮。此时,邓子的座机已经绕过了“足柄”号,他要面对的就是“赤城”号了。不过,编队最后面的两架“鱼鹰”则准备从“足柄”号的上空飞过,它们立即就被重巡洋舰上的防空炮弹给集中,其中一架直接坠进了大海里,而另外一架则摇晃了几下,然后一头栽在了“足柄”号的舰桥上,“剑鱼”鱼雷上的保险已经打开,结果这枚巨大的鱼雷变成了一枚航空炸弹,几乎将“足柄”号的整个艏楼炸飞!

四架“鱼鹰”全都在距离“赤城”号3oo到35o米的距离上投下了鱼雷。接着,四架鱼雷轰炸机上的飞行员都用战机上的两挺机关枪对准了航母右舷上的防空炮位进行了扫射。“鱼鹰”号每侧机翼上都安装了一挺7.8毫米机关枪,这两挺机关枪不是用来自卫的,其作用就是在投雷的时候扫射战舰上的防空炮位。

邓子没有将战机直接拉起来,这样会使“鱼鹰”的度损失很多,他驾驶着战机向作左侧迅转向,以贴近海面的高度退出了攻击航线,另外三架“鱼鹰”也都跟着他一起左转。这一举动救了邓子本人,也救了另外几架“鱼鹰”上的飞行员。如果他们当时拉起的话,必然遭到附近日本战舰上的防空火力的打击。而他们以帖近海面的高度退出战斗,反而可以借用附近战舰的遮挡来避开防空炮火。

等到邓子率领另外三架“鱼鹰”离开了日本舰队的防空火力网的时候,他并没有遭到日本防空战斗机的拦截。不过,他很快就现,另外两队鱼雷轰炸机几乎全部损失了,而且他们的攻击并没有得手。从日本舰队上空进入的俯冲轰炸机也都遭到了日本战斗机的拦截,天空中的“零战”比邓子他们到达的时候几乎多了两倍!那24架俯冲轰炸机中的绝大部分都在进入攻击之前被击落了,只有很少的几架到了日本航母上空,最后投下了炸弹,而最后能够成功“身退”的“翠鸟”只有四架!

“少校,这是怎么回事?”后座上的导航员也非常经验,满天的“零战”就如同苍蝇一样多。

“不知道,不过看样子,日本舰队得到了增援,这大概是从日本本土赶来的战斗机吧。”邓子看了一眼在海面上挣扎着的“赤城”号,然后冷笑了一下,“招呼别的战机,我们该走了!”

成功投下了炸弹(鱼雷),并且最后安全退出来的11架轰炸机迅的靠了上来。邓子没有再耽搁时间,他一方面让导航员将战果回去,然后率领其他轰炸机朝着济州岛方向飞去。按照计划,他们在完成攻击后将不返回航母,而是去济州岛上的机场降落,补充燃料后,再返回帝国本土。

为邓子他们护航的“食雀鹰”此时只剩下了不到15架了,这些战斗机为了阻挡“零战”,几乎拼光了最后一弹药。见到轰炸机已经成功撤退,他们也不赶再继续恋战,纷纷摆脱了日本战斗机的纠缠,朝着济州岛方向飞去。不过,那些“零战”似乎不想放过这批“食雀鹰”,近三十架“零战”足足追出了近一百海里,最后才在受到了舰队召唤之后脱离了战斗。】

一场精彩的海上攻防战片段,机关炮的炮声,炸弹和鱼雷的爆炸,硝烟的味道,犹在身边环绕。

波帝国海军军官学院,五百九十名穿着统一的海军军官礼服的年轻人站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在他们前面,是帝国海军军官学院第一百九十二期六百名学员中的十人,他们是这六百人中的佼佼者,是这一期学员中最优秀的十人。这其中,站在顺数第三的那名身高一米八,体型挺拔,相貌坚毅的年轻人叫谈仁皓。

一名六十岁左右的海军中将走到了谈仁皓的面前,他叫聂人凤,是帝国海军军官学院的院长,一名曾经为帝国海军征战沙场,在二十多年时间里为帝国海军培养了上万名优秀军官的,令人尊敬,同时受到了几乎整个帝国海军军官尊重的老人,一个和蔼的老人。

聂人凤从身后副官的手里接过了海军少尉军官的肩章,别在了谈仁皓的肩膀上,随后,由拿起了一枚暗黄色的,由纯铜制作的海狮勋章,这是专门授予那些帝国海军军官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也是未来帝国海军栋梁之才的年轻军官的。聂人凤将勋章别在了谈仁皓的胸前,然后用力的在他的胸口上拍了拍。

“谢谢校长!”谈仁皓如同前面两名毕业学员一样,立即平举右手,掌心朝前,中指对准了眉毛,向聂人凤敬了一个标准的海军礼。

“少尉,好好干!”聂人凤退后半步,还了一个海军礼。

如同过去的二十年中的的每一年一样,聂人凤会亲自向每一期学员中的前十名授衔,并且给他们佩带上海狮勋章。二十年中,聂人凤已经送出去了两百名帝国海军的精英,现在,不少人已经成为了高级军官,分别在帝国海军的各大舰队,各大基地,以及各种主力战舰上担任重要职务,其中也不缺乏年轻的准将,少将军官。而已说,聂人凤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了,而今年,他将为帝国海军送去最后一批人才,明年,他就可以离开这里,离开这座在近两百年的历史中为帝国海军培养了数万名人才的军官摇篮了!

在聂人凤为站在最后一位的雷少卿别上了海狮勋章后,五十多名学院的高级教官(军官)为其他的五百九十名学员佩带上了肩章。

当军乐团奏响了帝国国歌《龙旗飘扬》以及帝国海军军歌《大海》的时候,两队帝国海军仪仗队升起了腾龙旗与镇海旗,这分别是帝国的国旗与海军军旗。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面向国旗,举起了他们的右手,并且在默默的唱着帝国的国歌。当乐曲声慢慢飘散,最终消失的时候,在聂人凤的带领下,数百人同时念出了他们作为帝**人的誓言:

“吾等甘为皇上,为帝国,为帝国疆土,为帝国臣民,为帝国海军贡献吾之生命,鲜血,汗水……”

操场上,庄严而又肃穆,这句由誓言见证了帝国的沧桑,见证了帝国海军的兴衰荣辱。此时此刻,每一个面对着飘扬的腾龙旗的帝国海军军人都深刻的体会到,在过去的一千三百多年里,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有多少帝**人,帝国海军的军人默默的念着这句誓言奔赴战场,奔赴海疆,为帝国的兴旺,为帝国的繁荣,为帝国的强大而贡献出了他们的生命,鲜血与泪水。一句誓言可以被帝**人信守千年,同样的,这句誓言也将鞭策着这六百个帝国海军的年轻军官追随他们父辈的足迹,前往茫茫大海,前去守卫帝国的每一片疆土。】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