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节 吃白食
作者:弦断秋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136

铎固然是羞愧得无地自容,我更是面红耳赤,脸上一暗暗地骂着自己不中用,怎么不在当时狠力推开他呢?叔嫂之间尤其要避讳瓜田李下之嫌,可是自己呢?先是抱着他恸哭,后来又老老实实地被他亲吻,说难听点,就是奸夫淫妇,有悖伦常。若是方才那一幕被多尔看到了,指不定要气成什么样,想到这里,我真是愧疚欲死。

两人正相对尴尬着,远远地传来了一阵嘤嘤地啼哭声。我们猛地一惊,不约而同地寻着哭声的方向望去,终于发现,在山坡上一株倾斜着的杨树干上,居然挂着一个襁褓,定睛一看,没错,正是昨天晚上我捡回来的那个女婴——我先前替她换下尿布之后,用根布条将襁褓包扎得很是严实,而现在,被牢牢裹紧的婴儿正悬在树干上啼哭着,仿佛在责怪着我们为什么清醒过来这么久也没有发现她,将她救下来。

我们几乎同时张大了嘴巴,“那,那不是昨晚被你情急之下扔掉的孩子吗?她,她居然还活着,这命也太大了吧?”我连话语都不能连贯了,愕然过后就是极大的欣喜,“什么叫做吉人天佑,现在总算明白了,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还不赶快去救她下来!”

多铎也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嘀咕着:“老天爷,见过命大的,也没见过命这么大的。当然有后福了,兴许以后你能给她找个好人家呢。有得享福了。”

虽然他昨晚摔得不轻,不过眼下仍然是手脚灵便,很快,他就抱着婴儿从树上滑下来了。我赶忙伸手接过来看看,小家伙正哭得满脸涨红,晶莹的眼泪一大滴一大滴地涌了出来,小嘴最大限度地张着,显然已经饿得不轻。从昨晚到现在已经没有喝过一口奶水了。

看着小孩子饿得哇哇大哭。我地肚子里也不争气地咕噜噜一阵轰鸣。眼下灾难全消,平安笃定,这才想起来昨夜我已经把胃里的食物呕吐干净,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沾过一粒米,已经饿得两眼昏花了。

“咱们还是赶快走出这片山林吧,说不定还能碰到户人家弄点吃的,现在大人小孩都快饿晕了。可怎么得了?”我抱着孩子站立起来。

多铎也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咱们现在身无分文,手无寸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蓬头垢面的,可真是人倒霉时喝口凉水都塞牙,走吧!”

“呵呵,也未必尽然。”我跟在后面苦笑道:“说不定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呢!”

我们一直在山林间走了一个多时辰。累得两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转过一座大山,在即将体力透支之时,我们终于遥遥地望见了一条小路向开阔地。居然还有三间虽然简陋但也还算敞亮的房子,门口的布幡迎风飘荡,写了一个大大的“酒”字。

我顿时兴奋得两眼放光,脚下顿时轻快了不少:“太好啦,果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回总算有个可以填饱肚子地地方啦!”

然而紧接着又作难道:“差点忘了,咱们现在身上一文不名,甚至连个可以抵押地配饰都没有,再加上这衣衫破烂地,恐怕连吃个霸王餐的本钱都没有,难不成咱们要前去讨饭吃?”

多铎轻松一笑:“还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哪!不过你放心,大活人怎么还能让尿给憋死?咱们这就过去,我总归想办法叫你吃顿白食。”

看到他自信满满的模样,我虽然半信半疑,然而毕竟眼下又累又饿,实在撑不下去了,也只好厚起脸皮来,抱着已经哭累了入睡的孩子,低着头跟在他后面,朝小店的方向去了。

来到这座被树棵高大的垂柳树绿荫掩映的小店门口,多铎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探头透过窗子朝里面看了看。只见里面很是简陋,只有三张破旧地桌子,却也干净素雅,有一张圆桌前围坐了四个正在饮酒的年轻人,其中有两个仍然穿着明朝服饰,头顶束发的,看起来文气儒雅,应该是读书人。

我和多铎不禁对视一眼:要知道在辽东不论满汉都一律剃发的,而这两个人却并没有剃发,显然是从关内来的。自从五月底时多尔衮下令停止关内百姓剃发之后,京畿一代一直风平浪静,除了某些惯于献媚的大臣们主动剃发外,还没有哪些普通百姓也剃了发的。

这几个人似乎酒兴挺高,文人在喝酒喝得畅快时,自然喜欢吟诗作对之类的附庸风雅。果不其然,一个典型地辽东汉人装束地书生用筷子敲打着碗沿,优哉游哉地吟道:“邀绿水绕琴,邀清风盈窗,邀红袖添香,邀君更尽一杯酒。”

话音刚落,其余三人一齐抚掌叫好,一人评价道:“王兄这个上联出得好啊,正是合了眼下的景色,‘客舍青青柳色新’,如今我等即将离别,用王维的那首[阳关三叠]来做对,是再贴切不过地了。”

又一人接着道:“好是好,不过仔细咀嚼起来似乎还缺了一点意味,在下愚见,何不如将‘邀’字改成‘劝’字,‘劝绿水绕琴,劝清风盈窗,劝红袖添香,劝君更尽一杯酒’方为最佳!”

起先那个书生一脸谦逊地连连点头,“老弟这个改动得确实好,与唐时贾岛‘推敲’月下之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过奖了,只不过这下联却不容易得出,在下冥思苦想一番,也仍旧一无所获啊!”

“是啊是啊,这个下联可的确要好好地琢磨推敲一番哪!”其余三人都陷入了苦苦酝酿之中,似乎缺乏灵感,怎么也对不出来。

多铎的嘴角浮出一抹轻蔑地微笑,我小声问道:“你笑什么。难不成你能对出来?”

他同样低声地回答道:“这些个腐儒,连诸葛所形容的小人之儒都不及,杨雄虽然是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但好歹也颇有诗赋才华,比这些读书读呆了的腐儒不知道要强了多少,连这么简单的对子都对不出来。”

我看看他那副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模样。着实笑个不轻:要知道多尔自幼勤奋苦读。对于历朝典故。王朝兴衰可谓是了如指掌,却也没见他会吟诗作对;而多铎虽然在书房堆满了各类书籍,却从来也不翻一下,恨不得懒得生蜘蛛网,估计他在这方面的水平,一定连普通小吏都不及。我嘴上不说什么,其实正幸灾乐祸地等着他出洋相。

“呵呵。你不要对我这么没信心嘛,我这就去吟给他们听听。”接着,多铎就像模像样地反剪着双手,踱到了店门口,悠然地吟道:“与

坐,与明月共觞,与苍松齐醉,与尔同销万古愁。”

正准备等着看笑话的我顿时被镇住了。虽然这幅对子难度并不大。然而多铎这样可以说是粗陋不文的家伙也能轻松对出,也着实大大地出乎我地意料,我愕然得连下巴都差点没当场掉下来。

里面地几个人也均是一愣。纷纷转头来看,而看到我和多铎这么一身褴褛地衣装和落魄不堪的模样时,就更加惊讶了。

一个似乎是店掌柜模样的人匆匆地赶出来,只稍稍打量,就知道我们是穷鬼,赚不到一文铜钱,于是脸往下一拉,鄙夷和厌恶溢于言表。他不耐烦地试图将我们赶走,“走走走,别在这门口杵着,要讨饭去别处讨去!”

倒是先前那个出对子的书生冲这边摆了摆手:“掌柜的,请他们进来用饭吧,全部都记在我的帐上好了。”

接着站起身来,冲我们拱了拱手,“这位兄台,请携令夫人入内,略用一杯薄酒吧!”

我先是愕然,不过再一想,也难怪他们把我们当成夫妻,眼下我们这副落魄寒酸的模样,再加上怀里地孩子,的确很像。

多铎又意外地占了我名分上的便宜,马上得意洋洋地冲我瞥了一眼,然后大大咧咧地进去了。这家伙果然能够经常能够抖出一些令人意外的包袱来,这不,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吃白食了。为了装得像一些,准备给这书生行个汉人的礼节,无奈手里抱着孩子,所以也只得略一矮身,浅浅地鞠了一躬,算是道了谢。

进去之后,我独自捡了一张小桌子坐了下来,叫了点饭食,先是狼吞虎咽地吃完,然后再用汤匙舀着米汤,一点一点地喂着小孩子。她将红红的小嘴张得大大的,津津有味地用吸允的方式喝着米汤,虽然这味道要比奶水差了些,然而她毕竟饿极了,所以也喝得很是认真,还不断地发出“吧嗒吧嗒”地咂嘴声,逗得我禁不住会心一笑。

“我等观兄台气宇轩昂,相貌不凡,又深谙文墨,按理应该是出仕之人,如何落得这般田地?”一书生不解地问道。

面对着几个书生同情地目光,多铎笑呵呵地将我们的经历讲述了一番,当然略过了我们被掠一节,只说我们是附近的百姓,昨晚遭遇山洪,好不容易逃出来,家园田舍已经被彻底冲毁了,这就要带我去盛京投奔亲戚,由于逃亡时过于仓促,所以身无分文,以至于如此落魄。

在多铎绘声绘色地描述下,几人纷纷听得惊愕不已,个个嘴巴都张得老大,最后一个还叹道:“兄台如今家业全毁,颠沛流离,尚能如此乐观豁达,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啊!”

多铎苦笑道:“不乐观又能如何?这天下之大,悲惨凄苦之人多了去,如果人人都怨天尤人,不思进取以求生路,那么早就饿琈满地,千里无鸡鸣了。我还好身强体壮,妻子也能织善绣,谋条温饱之路也不成问题,又何必那般悲观?”

说到妻子二字时,还不忘朝我这边看看,我本来想狠狠地瞪他一眼,不料其余几人一齐转脸过来,细细地打量着我,赞叹着,“令夫人虽布裙荆钗,却丝毫不掩天姿国色,兄台能够与这般女子结为连理,实在是羡煞旁人哪!”

这些人说话文绉绉地,和他们交流起来实在是别扭而且伤脑筋,我装作羞涩难当的模样低下头来,默然不语,这样看起来更像个温良贤惠的妇人,顺便掩饰着自己无话可说的尴尬。

多铎大手一摆,动作倒也挺潇洒,“呃,小户人家的糟糠之妻,能有什么天姿国色?各位仁兄实在过誉了。有道是娶妻取贤不取貌,只要能缝衣做饭生孩子就行了,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听他的口吻,显然把我当成了他明媒正娶的老婆,俨然以丈夫的身份而自居。瞧他那副得意样,我在心里骂了他快一百遍,却也不方便当众戳穿,让他下不来台,只气得鼓鼓的,却偏生一点办法也没有。

虽然这里是山村小店,没有什么像样的酒菜,然而几个人颇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意,喝得畅快,聊得投机,不一会儿功夫,酒菜就下去了不少。

听他们聊天的内容,原来是其中两个仍然是明朝服饰的书生前来辽东探亲访友,眼下要返回关内,赶去燕京参加九月份开始的科举会试,也就是所谓的“秋闱”,如果要想在朝廷做文官,博得一个进士及第的出身是最起码的。

一位辽东书生摸了摸自己剔得铮亮发青的前额,感慨一声:“只恐怕两位仁兄若是考中了留在京师为官,日后难免不像我们这些辽东人一样学着满人的模样剃发易服啊!”

“不至于不至于,新朝不是下旨了,说是‘剃武不剃文,剃官不剃民’,眼下‘军事方殷,衣冠礼乐未遑制定。近简各官,姑依明式’吗?怎么可能出尔反尔呢?”一人不以为然。

辽东书生摇了摇头:“我看啊,难说,以剃发与否区别是否归顺清廷是他们满人多年以来的惯例,如何能在关内例外?况且朝廷的话也没有说死,保证一定不剃发,将来也不剃发,等江南西北一下,中原一统,说不定到时候就来个举国剃发,也未可知。”

“要说易服倒也问题不大,毕竟赵武灵王也实行过‘胡服骑射’,也未尝一无是处,然而这头发却绝不能剃。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胡俗决不能依。你想,这头了一半,梳一条辫子,像猪尾巴一样,死了以后,怎么能见祖宗于地下?”

我本来着低头默默地听着他们之间的对话,然而听到“猪尾巴”三个字时,猛一个激灵,抬头看看多铎究竟是何反应。这种话落在他们满洲贵族的耳朵里,绝对是“大逆不道”,可以令他们立时火冒三丈的。多铎正好背对着我,我无法看到他此时的神色,然而他却并没有任何言语,只是继续吃喝,似乎什么也没有听见,我总算松了口气。

另外书生叹息一声说:“我看,你老兄也不要死心眼儿,大家都,我们也剃,我等寒窗苦读十余载,怎能为了保住额头上的这么一点头发而葬送了大好前程,放弃光耀门楣的机会呢?要么不做官,要么就头。这世道混浊,有几个人能独善其身?乱世人不如太平犬,也只有随波逐流,为五斗米而折腰啦!”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