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下自古无能才(三之全)
作者:阿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322

河间府。

河间府本是秦代之上谷、拒鹿郡,南北朝时后魏在此设立燕州,此名便沿袭至

熙宁年间。熙宁间石越、司马光并路、裁并州县,才将燕州升为河间府—这个名

字来自于汉代,汉代在此设立过河间国。河间也属于关南之地,是周世宗从

契丹手中收复的地区之一。宋初在河北东面抗御契丹,是以高阳关为根本布局,因

此,直互仁宗时,燕州也属于高阳关路。但是,擅渊之战,契丹南下,围攻燕州

结果在此城下,丢了三万具尸体!最终不得不绕城南下,自此以后,燕州,也就是

河间府便越发受到重视。因为河间府地处水陆冲要,舟车通利,转运方便。周围又

夺是官庶之地,东临沧州,兼有农田海故夕利。契丹若南下,占据河间,则进可攻

退可守,深入河北、京东,来去自如:而宋朝若要谋取燕蓟,河间府也可以成为前

进基地—从河间府到雄州,不过一百三四十宋里左右,之间又有河北路最重要的

官道。因为其地理位较之高阳关更加优越,慢慢的,河间府便取代了高阳关的地

位,宋朝在河北路,形成了西有镇、定,东有燕、莫的钊形布局。

绍圣以来,司马光、石越经营河北防线,便是以真定府、河间府一西一东为据

点,皆是池深城高,屯驻精兵,若北方之敌敢深入大名府,则此二镇之兵,便可断

其粮草,攻其后背,将来犯之敌歼灭于大名府防线之前。所以,实际上,在司马光

与石越的布局中,真定、河间,才是大名府防线之关键。若无此二镇,则大名府防

线便成了单纯龟缩死守的一条防线。

也因为如此,真定、河间府驻扎的,乃是河朔禁军中,最为精锐的两只部队:

武骑军与云骑军。

自石越得意以来,大宋枢密院、兵部,遍布出身西军的武官或者亲西军的文

官,虽然收复河西后本来塞防重点已经转移到河东、河北,但事实上却是,一切兵

甲配给,西军总是会暗中得到照顾,连禁军征募,那些看起来孔武能战的,也是由

禁军上军与西军先挑,然后便轮到河东军,到了河朔禁军,就只有挑剩的了。其余

诸如前往讲武学堂培训、各军校卒业之学员分配,样样都是上军、西军为先,河东

军次之,河朔禁军与东南禁军最后。两府虽然曾经有意裁减部分西军,或者将一些

西军调防河朔,但相是因为西军在枢密院、兵部的庞大势力,最后不了了之。

可以说,除了火炮配置、城防构筑这样直接由两府宰执决策的事情,河朔禁军

事事皆受歧视。

河朔禁军中,惟一能得到平等待遇的,便只有武骑军与云骑军。这也是河朔禁

军中仅有的两只纯马军。自从有了河套、河西之地后,虽然仍免不了要屯田养兵

但宋廷仍栖汁意保护那里的牧场,一方面以轻税鼓励汉人经营牧场,一方面对当地

的蕃人也只征极轻的赋税,朝中战马来源,由赋税直接征收的只保持两三成,而七

到八成则采取购买之方式—虽说官府之和买,总免不了要压低价格,但是绍圣以

来,宋廷政治还算清明,且当地并非发达地区,物价较低,宋廷又严格控制和买比

例,因此这十来年间,的确是大大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自从宋

朝有了稳定的战马来源后,而且对与宋朝进行马匹贸易抱着极不乐意、百般限制的

辽国,态度也转变了。再加上与西蕃、西夏的马匹贸易,宋朝的战马十数年间,就

翻了好几倍。

以武骑军与云骑军来说,不仅配备了一人两马,此外,还配备了上千头的骆

驼、骡、驴组成猫重营。这两只马军装备也远较其他的河朔禁军精良,它们既不是

重骑兵,但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轻骑兵。针对契丹骑兵以轻骑兵为主,配备少量重

骑兵,战斗技能不仅仅长于骑射,马上格斗冲锋、近战也很出色的特点,武骑军与

云骑军的骑兵们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搭配。每军中,有两个营的马军装备长枪、短

枪、配剑、圆盾、手弩五种兵器,他们身穿一种特制的轻甲—胸前由一大块钢板

防护,但手臂与大脚则几乎不受保护,戴着钢制头盔,战马则披上纸制马甲,短枪

被用来投掷,长枪则用来冲锋,配剑用于格斗。另外三个营的骑兵则以骑射为主

他们只穿着纸甲,戴着很轻的头盔,战马则完全没有防护,配备弓、箭、手弩、短

剑、小圆盾,还有五枚霹雳投弹。他们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法将自己的骑兵

训练得如同契丹人一样全面,因此只要求骑兵们掌握一两种战斗技能,比如弓骑兵

就几乎不进行马上格斗训练。

这样的效果的确更好。

至少新任的云骑军都指挥使田烈武是这么认为的。不管怎么说,从训练上来

看,他的弓骑兵熟练的掌握了马上骑射的几种姿势,而且射程也能达到要求,只是

命中率低了点,只有不到三成的骑兵能达到五中三,大部分骑兵只能五中二。另外

两个营的骑兵,从力量上看,也能让他满意。

对于田烈武这样的宋军马军将领来说,他就只能要求这么多了。培养精锐骑兵

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汉朝骑兵之盛,不仅仅是因为汉武帝在长安组建了常备

军,更是因为在民间,特别是关中地区民间有大量马匹,关中地区的“良家子”,

虽然不能如塞北匈奴一样完全生长在马上,但也是从小就习于骑马射箭,这就保障

了可靠的兵源供应。唐朝的骑兵之盛,除了国家拥有大量的牧场外,府兵制的存

在,至关重要。当府兵制败坏后,大唐真正的骑兵,就很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以胡狄

为主。所谓的汉人骑兵,大量的其实只是骑马之步兵。田烈武对这些典故并不清

楚,但他已经是一个很有经验的马军将领,他知道大宋的雪鸳},大多战士从应募入

伍后,才开始学习骑马,要精熟骑射之术,已属相当不易。若要让他们如契丹人一

样全面,那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如十余年前的西军,在打了近百年的仗之

后,拥有的少数几只马军,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真正的精锐敢战之士:还有选拨

标准更加严格,对天赋要求更高的上军一宋军中马匹的短缺是这十余年才开始改

善的,朝廷鼓励民间养马,宣布对每户养马五匹以下不征赋税,是更近的事。也许

再过十五年,大宋的马军也能拥有稳定而可靠的兵源供应,生长于中户与上户,打

小骑在马上打猎、耕地、拉车,只有当这样的人多起来,大宋的马军,才会真正的

强大起来。

至于现在,田烈武甚至不敢期待如今的西军马军也能如契丹人一样全面,虽然

他相信西军仍值得信任,因为如今掌握着西军的,依然还是那些纤历过战阵的校

尉、节级。

所以,云骑军已经令田烈武十分满意。

他手握一万骑兵,称得上是兵强马壮,虽然他是新官上任,对部下还欠缺了

解,威信也未建立起来,而且这只部队从未有过实战的经历,但当四月十日他收到

辽军入侵的战报时,他仍相信,他有足够的领兵经验,完全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大

有作为。

四月十二日,他见到了由归信城一路南下,前来求援的使者。他本来已经在考

虑发兵北上增援,因为据使者所言,辽军的兵力不多,若依托于瓦桥关、归信城

他完全可以与辽人一战。虽然河朔禁军经常有将领坐拥大军、避战不前而见死不救

的事情,但这可不是西军的传统。西军许多失利的原因与河朔禁军正好相反,他们

是在前去救援的路上被人设伏以待。虽说战败皆无荣耀可言,但相比而言,田烈武

也是宁肯败在救援的道路上。况且,归信城的战况、使者的忠义,的确也让田烈武

为之动容。

但是,当天晚上,雄州传回来的战报,却让田烈武不得不告诉那位使者一个坏

消息—归信已经陷落。而他的上司,河间知府更是直接拒绝了他想救援雄州的要

求。而知河间府在战时,的的确确是河间府内所有驻屯军事力量的最高长官。

幸运的是,十四日,他迎来了一个新上司。新任判河间府,正是刚刚罢相的前

兵部尚书章悼!章悼是在上任的路上听到了辽人南犯的消息,便抛下从人,自己单

骑快马前来,接掌河间府一切军政事务。

章悼到任当日,便答应了田烈武北上增援的请求。

田烈武已经整装待发,然而,当天晚上,从莫州又传来紧急军情—雄州陷

落!柴贵友、赵隆生死不明。

局势仿佛在顷刻间坍塌。

从十四日起,从雄州、莫州南下的难民蜂拥而来,附近的百姓也纷纷涌入城中

—如束城镇这样的小城不能给他们安全感,无数的百姓向河间府涌来。

但河间府只是一座城周十二里的城市而已。它能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很快

街道上到处都睡满了逃难的难民。对于粮食的压力更是陡然增大。

十五日,辽人兵锋进入莫州境内,莫州北面的郭镇被洗劫一空。

十六日,辽人绕道攻入莫州西面的长丰镇,在长丰镇放了一把火,将该镇烧了

个精光。

当日更是传来谣言,风传霸州也已经陷落。因为霸州音讯隔绝已经许久,雄、

霸之间,辽军遍布,章悼与田烈武一商议,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假定霸州的确已经

沦陷。而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辽人在攻下雄州后,一直没有直接攻打莫州城。二人

猜测也许是攻下雄、霸,让辽人损耗太大,他们不得不休整数日。

章悼开始更加雷厉风行的整顿河间防务。他下令禁止难民再进入河间府,迫使

更多的难民不得不继续南下,一面则在沿途而来的难民中,招募习练过弓箭、武艺

的青壮,充入巡检。又派人带了一大堆忠士、锐士、守烟忠士、守烟锐士的空白告

身,前往河间府各县、镇、村,颁给各地之忠义社、弓箭社的头领,让他们听令于

河间府巡检,平时互相联络,定时向河间府报告消息。又颁下赏格,鼓励他们在辽

军进入河间府后,敢于攻击小股辽军。驻扎河间府的宋军,原本除了云骑军外,尚

有神!营第十六营、以及河间府;a检=百余人,章悼大举募兵,兼之河间府本是做

为重要军事据点经营,府库之中,兵甲堆积如山,数日之内,他就把河间巡检扩充

到了六千余众!

有了这六千余巡检,再加上城墙上那二十余门火炮与整整一个营的神!营,章

悼与田烈武一合计,与其坐等着拥有火炮之利的辽军从容攻下莫州再兵临河间城

下,倒不如北援莫州,维持着莫州不被攻陷,也可减轻河间府的压力。兼之据此前

雄、莫传回来的战报,辽军骑军只有数千人,显然只是先锋部队。于是,十七日

田烈武便亲率三个营五千余骑军,北上君子馆。君子馆北距莫州州治任丘县四十

里,南距燕州城三十里。田烈武无论北上增援莫州,还是南撒回燕州,以骑兵之速

度,半日可至。

然而,让田烈武纳闷的是,他在君子馆呆了三天,一直等到二十日,除了发现

小股的辽军斥侯外,韩宝并没有对莫州发起进攻。辽军的前锋,只推进到郭镇,便

停了下来。

田烈武与他的参军们商议了数次,都没能猜到韩宝到底在想什么,辽军究竟发

生了何事。

契丹发动这场战争,必然有其目的。田烈武与他的参军们能想到的,不外乎四

个—其一,灭亡大宋:其二,报复大宋终止条约,试图通过突然的战争,迫使大

宋重订城下之盟:其三,报复大宋,但报复的方式是夺取关南之地,或固守,或迫

使大宋用财货赎回:其四,报复大宋,但报复的方式是如历代塞北胡狄所做的,劫

掠大宋的沿边州郡,既能抢夺财物,亦能令大宋不堪其扰,最终不得不求和。

而且,只要战争获利,辽人便能再次确立对大宋的优势地位。。

除了第一个战争目的,其余三个目的,皆有可能。田烈武的参军们虽然事先想

不到辽人真的敢于南犯,但当战争开始,他们倒是很容易的理解了战争的原因—

既然是岁赐确立了宋辽的百年和平,没有了岁赐,自然就不会再有和平。

顺理成章。

只是他们不知道辽军的战争目的,不知道辽军究竟是开始了一场多大规模的战

争,他们就只能去猜测辽军的想法。

没有几个人相信辽军只是小打小闹,仅仅是想劫掠沿边。辽国已经不是一个蛮

夷国家,而且大宋如今国力正盛,绝不可能对辽军的劫掠忍气吞声。劫掠沿边等同

于邀请宋军去收复幽蓟,无异于将辽国的南京道与西京道也变成战场—这样一

来,双方的损失是相当的,而这对辽国显然不利。

而且,辽军南犯之前隐蔽得如此之好,又选择四月进军,如此煞费苦心,亦非

小打小闹的迹象。其明显便是想打宋军一个错手不及。

既是如此,他们便应该迅速南下,在两三个月内,西军驰援之前,突破大名府

防线,击溃河朔禁军,迫使大宋签订城下之盟—如若河朔禁军果真在西军到来之

前就被击溃,西军数千里赴援,孤军作战,亦难有什么大作为,而且若西军急于复

仇,反而可能被辽军各个击破。总之,若能如此,辽军至少能牢牢掌握着这场战争

的主动权,宋军想要复仇至少也将是几年以后的事。

若其目的只是夺取关南,亦当及早攻取莫州,才能集中兵力,围攻河间,以便

在宋军援军赶到之前,先攻取此城,避免腹背受敌。占据关南之后,便可取得先

手,利用关南之积聚,与大宋争雄于河北。如此一来,大宋整个河北皆沦为战场

势必损失惨重。而契丹国力所受损耗则能减到最小。河北腹地利于骑兵驰骋,在接

下来的战争中,契丹将能尽得地利。

其实,即便辽军仅仅是想劫掠,也应该马上南下。他们既然攻得下雄州,自然

也攻得下莫州。抢城市总是收获比较大的。雄莫之间相距不过六七十里,骑兵一日

可到,没有任何理由放过莫州。

因此,韩宝突然按兵不动,实是让人大惑不解。就算他是在等主力或者其他部

队合兵,他既如此轻易就夺了雄州,完全可以趁势先取了莫州,在莫州会合主力

再来攻河间—这不正是先锋该做的事么?

莫非,雄州出现的,竟然不是辽人的主力?

这倒是有可能的。韩宝装出主力先锋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是一只偏师,来牵制

河间府的宋军。而他们的主力,则由镇、定南下。契丹若能攻取镇、定,将比占据

关南更加有利—非止是河北,连河东也将陷入被辽军夹击的境地—雁门、瓶形

天险,立时便化于乌有。

但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所知少得可怜。他让主管情

报的参军向雄州、霸州、高阳都派出了细作,但要等这些细作带回来情报,还需要

时间。

在此之前,田烈武所能做的,只能是等在这里。

四月二十日。

保州,满城陵山。

陵山位于满城西南三里,满城东距保州州治所在保塞县仅四十里,西距北平寨

也不过三四十里。在唐代天宝年间,这里曾经设方汁满城县,然而,历五代以来之

战乱,每有契丹入侵,满城总是首当其冲的地区之一,因此户口减少,至宋代,便

已并入保州。宋初之时,满城犹是重要的军事要地,但到了绍圣年间,这里便只有

一座年久失修的废城,以及居住在城中的千余户居民。这既有和平日久的原因,也

有司马光、石越重新规划河北战略的原因—过去在河北沿边密布着上百的军事要

寨,因为司马光、石越要将兵力集中起来,遂致无兵可守,因此被废弃的,占到十

之八九。

大宋河北边境,大体上是以保州为界,保州以东稚塘水泊数百里,这水泊与

江淮不同,都是深不能行舟、浅不能过马的塘泊。保州以西,则多有层峦列嶂,处

处都是小山,但这些小山都极为低矮,几乎天沙阴当步骑通过,所以宋廷才在此广

植林木,以阻隔敌骑。因为一旦辽军到了保州东南,便是地势平坦得连这些小山都

没有了。段子介的飞武军此时驻扎的陵山,便是这样一座低矮的小山,相传此山曾

经是古代帝王的陵墓,当地百姓便叫它为“陵山”。

段子介驻军于此,实属迫不得已。

辽军—从燕子林之战俘虏的辽人手中,段子介已经知道这只辽军的统帅是辽

国宿将萧阿鲁带,据说有六万人马攻入镇、定。六万骑兵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算

上家丁就是十余万人,如此大军,与段子介目前观察到的情况大不相符。段子介与

他的参军们猜测,可能是正军连家丁一共六万,实际上应该是两万骑左右。这也符

合他此前的猜测,以及保州知州张绪提供的情报,当日出现在保州城外的,最多不

过三千骑,领兵者,正是萧阿鲁带本人!

几乎可以断定,萧阿鲁带分散了他的兵力—这鸟是今日之辽军最可畏惧者

因为长期的战争,今日之辽军,拥有数不清的出色的中低层将领,萧阿鲁带可以随

意的将他的部众,分成百人队、千人队,四散出击。相比而言,河朔禁军中,以

镇、定地区而言,敢于统率三千之众出城寻找战机的将领,屈指可数。而以战斗力

而言,段子介率三千之众,即便是乐观的来看,实力也只能与辽军千骑正兵加上两

千家丁组成的千人队相当。

段子介十四日抵达保州,将解救出来的百姓与辽人俘虏全数交给保州知州张

绪,因为十二日萧阿鲁带才从保州撒围而去,张绪与保州军民正是惊魂未定,见到

段子介,无不大喜过望,当即杀牛宰羊,稿劳定州援军。张绪满心想让段子介替他

守保州,或者至少留点兵力给他,不料十五日即传来保州东北的安肃军遇袭军情

安肃军军使胡沱遣使告急,段子介便即准备离开保州,前往救援这个“铜梁门”一

一因保州有神!营第十八营的第一个指挥驻扎,段子介便想向张绪借一百名神!营

士兵,谁知张绪算盘打空,不仅一口拒绝段子介的请求,还担心引火烧身,反而连

萧婆典的尸体与萧继忠这个俘虏也不肯接收。气得段子介七窍生烟,几乎与张绪翻

脸。

段子介负气出城,一怒之下,竟打算直往保州三陵,在那里杀了萧继忠

祭祖,院得他的参军们苦苦相谏,这才做罢。原来这保州三陵,乃是赵家祖陵。宋

廷在那里也部署了一个步营护!—此营直隶殿前司,并无军号,其职责就是守!

三陵,便是遇上战事,也只有保州救三陵的责任,没有三陵守军救保州之义务。原

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天下间这等荒谬之事却是甚

多。萧阿鲁带率军过境时,竟然遣使前往三陵拜祭,而三陵守军也只是婉谢使者

其余任凭萧阿鲁带围攻保州也好,大模大样途径三陵也好,竟全当没看见。

张绪只想自扫门前雪,三陵守军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最荒谬的是,最后说将

起来,三陵守军还会占着理。因此,段子介休说在三陵杀不了萧继忠,便真让他做

了,惹得萧阿鲁带报复三陵,最后此事往朝廷一报,凭他段子介多大的后台,也逃

不脱个死罪。

但如此一来,段子介与张绪便是彻底闹翻了。

他最后也没去成安肃军,离开保州才半日,段子介便在路上又遇上胡沱的使

者,原来辽军只有千余人,围了一日,因安肃县实有两城,夹河而筑,两城互相联

系支援,辽军围南城见占不着便宜,在城外放了半日的火,便撒围往南去了。军使

胡沱见辽军远去,引军踢其后击之,两军战于徐水之畔,宋军虽伤亡过百,然亦斩

首十二级而还。

段子介见梁门无忧,遂引军而西,他不能再过保州,便想取道满城而回北平

寨。谁曾想,从保州至满城虽不过四十里,段子介却走了整整四天!

便在保州西北二十余里处,段子介竟然遇上了自遂城南下的一只辽军。这只辽

军显然是在遂城大战之后,没占到什么便宜南下劫掠的,虽然有千骑左右的正兵

然侠裹着上千名宋朝百姓与财物,息是栖为轻视保州宋军,招摇过市,全无防范。

双方前锋各百余人率先相遇,瘁不及防之下,一阵混战,而后双方主力皆以为是遇

上了小股敌军,竟不约而同的一股脑的涌了上来。一番乱战之后,双方都大吃一

惊,辽军本来极轻视张绪,万万料不到有数千宋军出现在保州与自己野战,而且以

骑军为主,更不知宋军来了多少人马。段子介猛然见着至少上千的敌骑,一时也摸

不清虚实,不知道附近还有没有更多的辽军。他毕竟领兵经验不足,若非辽军见他

这么不知死活的乱战,误以为后面还有大队的宋军主力,先行怯了,慢慢的且战且

退,脱离战场,段子介还不知道要把这场乱战打上多久。

但就是这样的一次短短的遭遇战,段子介又损失了近四百余人,算上燕子林之

战的伤亡,他的三千人马,数日之内,竟已经折损了四分之一。辽军一转眼便撒了

个没影没踪,段子介也不敢追赶,草草清点了战场,便护!着辽军留下来的数百名

百姓,向满城转移。

然而,段子介又犯了个大忌,就在他清点战场、携带百姓转移的这点时间里

辽军已经回过神来,他才走了十里路,这只辽军已如附骨之蛆一般,如影如随的跟

了上来。段子介战也不是,走又不敢,只得找了处小高地扎寨固守。那只辽军试探

着攻击了几次,见段子介防守严整,便也大模大样的在几里之外扎营,与段子介僵

持。

段子介此时真是哑巴吃黄莲,此处距保州城不过三十里,张绪肯定早已知道消

息,但他绝然不会出城相救。而他更不知辽军何时会有援军到来。

于是,就在离满城不过十里远的地方,段子介与辽军僵持了三日。双方互相忌

惮,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直到第四日清晨,段子介一觉醒来,照旧派出一小队人马

去试探着攻击辽军,才发觉那只辽军已经在晚上悄悄的拔营走了。想来是辽军分散

出击,各部之间联络不易,那只辽军等了三天,等不到附近有辽军出现,也不敢继

续这么僵持下去,因此先行走了。段子介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护送着百姓进了满

城。他的部下皆是初历战阵,虽未遭败绩,但不到十日之内,两次交战,全都累得

筋疲力尽,兼之伤兵众多,段子介本想在满城休整两日,再回北平寨。谁想满城守

将早已知道他与张绪闹翻,无论如何也不敢得罪上司,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让段子

介部在城内休整。段子介百般无奈,不得不在陵山扎营。

直到此时,段子介才是真正领教了张绪这等人的无耻。即便是国难当头,也不

见得人人都能同心协力。他们好心来救保州,数百人死难,换来的却是这般待遇。

段子介巡视营中,便见鹰下将士都是一肚子的怒气,骂不绝口。

好在这数日两战,段子介虽然指挥、判断,都并不完美,却终究是建立起了他

在军中的威信。河朔禁军百年未有战事,对辽军不无畏惧之心,段子介两战辽军

未遭败绩,的确是让他的部下树立起了难得的信心。在陵山休整这两日,他又亲自

带着医官,查看伤兵伤情,煎汤敷药—段子介本就颇有豪侠之气,与士卒相处

皆以兄弟相称,因此满营将士,对他都十分爱戴。须知自古以来,将领对士兵,纵

然爱护,讲的也是“爱兵如子”,因此将领只有称士兵“孩儿”、“儿郎”的,极

少有称“兄弟”者,这上下阶级之分,不管何时都清晰得很。如段子介这般,不仅

嘘寒问暖,而且不问阶级,年长者称“兄”,年幼者道“弟”,众校尉虽然看不过

眼,但于士兵,却颇能收心。于是这一两日之内,竟是满营军士,无不交口称赞“

段定州”是个好上司。因此,虽然众人对张绪多有怨气,却倒也并无兵变之虞。

让段子介忧心忡忡的,却是他的飞武军战斗力太差,以及对于战场形势他完全

两眼一抹黑这两件事。

他坐拥两千余已经有过实战经历之骑兵,面对辽军一个明显是大战之后的千人

队,以两倍之兵力而不敢攻击!他在自己的国土之上,与辽军作战,他却完全不知

道此时辽军在哪里,未来将在何时何地可能会碰上辽军一

前者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战斗之技能,只能在一次次与辽人的短兵相

接中去磨练,除此再无他法。但后者呢?到达满城后,段子介立即解除了主管情报

的行军参军之职务,虽然也许不能对他太苛责,但是,几天前的遭遇战,让段子介

意识到了这个职位对他的军队来说是事关生死的,他毛法再容忍任何濒顶无能者占

据如此重要的职位!

既然他的飞武军打不了遭遇战,那么他就要尽量避免打遭遇战。他是在定州、

保州作战,朝廷花费数十年,配合此处之地形构筑的林寨,已然给了他极大的空

间。他是主军,他应该熟悉地形,了解何处可以设伏,何处地形对自己有利,辽人

会出现在何处一便以几天的那场遭遇战来说,若他事先知道有这么一只辽军会南

下,他的地图上显示,至少有三处树林与小山他可以设伏以待!

虽然在保州遇到如此待遇,但段子介绝不会因此就退回定州的城墙之内。对段

子介来说,正因为这个国家有张绪这样的人存在,他这样的人才应该更加努力,只

有如此,他才对得起死在沪水之畔的向安北。既然他判断辽军只有两万骑入侵镇、

定,而且他已经知道辽军是大举入犯,那么这里的辽军就不是主力,按着付往的战

例,这支辽军应该大举深入,一路烧杀抢掠,然后在大名府一带与其他各路辽军会

师一所以,段子介也深信,虽然萧阿鲁带分兵四出劫掠,但这一路所有的辽军

必然会在大致的时间,往某处聚合,然后继续深入,与主力会师。而他要做的便是

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萧阿鲁带得逞!

他要让辽军明白,他们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宋军。站在他们面前的,绝不是

那支只会消极防守的军队。他要让萧阿鲁带的分兵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两天之内,他计户州巡检张庞儿兼任了他主管情报的行军参军。因为燕子林

之战,保州的一些忠义社纷纷前来投奔,他将他们全部划入张宠儿鹰下,而张宠儿

则将这些忠义社的人遣散回去,让他们联络各村各镇之忠义社,刺探辽军动向,传

递情报。他让保州境内之忠义社,将刺探之军情,全部传至昊和尚与昊三儿处,而

二人再送往北平寨。虽然如此传递之军情,多半难以及时,但若能将定、保州附近

之军州忠义社全部联系起来,他就能大致弄清楚辽军活动之范围,各部大致活动之

脉络,最终他就能知道辽人将出现在何处。

只是此事必须尽快。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萧阿鲁带会在何时聚合他的大军,继续

深入。所以,在十九日,段子介便遣出张庞儿,让他带着自己的数封书信与全部巡

检,分别前往定州、祁州、永宁军、顺安军、安肃军、广信军,乃至深州、赵州。

此外,他又采用李浑的建议,让李浑从军中挑拣出这数日两战之中,犹为勇武

的战士共三百余人,别立一指挥,让李浑任指挥使,担任自己的亲兵牙队。下次再

遭遇辽军,他便让这只牙!承担冲锋陷阵之重任。

对于这些举错,段子介其实心中也忐忑得很。他并不确信是否会有结果,特别

是倚重忠义社—辽国通事局经营已久,万一忠义社中有辽人的奸细一段子介总

是会忍不住这样想。士大夫们是很矛盾的,他们以百姓的保护者自居,却并不是很

信任百姓,在他们的心里,百姓是“小人”,而“小人”则不讲节操,容易被“

利”收买,且易被愚弄与操纵。况且,孔子还说过,用不习于战阵的百姓出战,等

于是抛弃了他们一段子介也是个士大夫,尽管他是武举出身,但究其内心,他到

底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士大夫。他愿意为百姓出头对抗权贵,甚互偏意替百姓下狱坐

牢乃至冒生命危险—这些对于段子介,不会有半点的犹豫。但是,若要他相信百

姓,却并不如他发布命令时所表现的那么容易。

实际上,那很困难!

但他知道张庞儿与李浑所献之策,是他改变自己对辽军一无所知现状的唯一办

法。

除了信任忠义社,他别无选择。

【l〕注:真实历史上,据《读史方舆纪要》,至北宋末年之大观年间,才

升为河间府。

【2〕注:宋太祖祖籍保州,保州三陵,指的是赵匡撒四世祖信祖赵眺的钦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